chū jiàn bái fà
初见白发
yī shù cāng cāng sè zhī cóng jiàn dǐ lái |
一束苍苍色 知从涧底来 |
zhǔ jué jīng jǐ rì zhī yè mǎn chén āi |
㔉掘经几日 枝叶满尘埃 |
bù mǎi fēi tā yì chéng zhōng wú dì zāi |
不买非他意 城中无地栽 |
《初见白发》古诗词释义:
《初见白发》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人生中初见自己头上有白发时的感受和思考。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一束苍苍色,知从涧底来:这一句描述了初见白发的形象,苍苍色的白发仿佛是从溪涧底生长出来的一样,给人一种从自然中来,与山林、水流相关的清新、自然之感。
㔉掘经几日,枝叶满尘埃:这句描述了诗人发现白发的过程,似乎是从地下挖掘而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白发从“枝叶”(可能是比喻白发的生长或发展过程)中显现,最终尘埃满布,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
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反思,说明他之所以没有刻意去购买或在意白发的出现,并非因为他不关心自己的外貌,而是因为在他生活的城市中,根本没有可以“栽植”或者照顾自己身体和形象的空间或精力。这句也暗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忙碌与压力的感慨,可能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真实面貌,即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照顾。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衰老现象的冷静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反思。
《初见白发》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初见白发》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关于人生、时间与自我认知的哲思。
诗的开头“一束苍苍色,知从涧底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苍色的白发形象地描绘出衰老的外在特征。"知从涧底来"则暗示了白发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岁月流逝,生活经历与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这既是对个人生理变化的描绘,也是对时间不可逆的流逝的感慨。
接着“掘掘经几日,枝叶满尘埃”,描绘了白发从新生到渐渐散落的过程,就像是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与凋零。"掘掘"一词生动地展现了白发初生时的活力与生命力,而后“枝叶满尘埃”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力逐渐减弱,最终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
“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不买"不仅是对白发的不抗拒,更是对人生中无法避免的衰老现象的一种接纳和释然。"城中无地栽"则是比喻性的表达,意味着在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个体往往找不到一方净土,来静心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流露出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白发这一具象,反映了人生从青葱岁月到岁月侵蚀的自然规律,同时蕴含了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白居易以平易近人的语言,传达出既深情又哲理的意境,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获得对生命的深层次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