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lóng sì zǎo xià
青龙寺早夏
xíng nián yù sì shí yǒu nǚ yuē jīn luán |
行年欲四十 有女曰金銮 |
shēng lái shǐ zhōu suì xué zuò wèi néng yán |
生来始周岁 学坐未能言 |
cán fēi dá zhě huái wèi miǎn sú qíng lián |
惭非达者怀 未免俗情怜 |
cóng cǐ lèi shēn wài tú yún wèi mù qián |
从此累身外 徒云慰目前 |
ruò wú yāo zhé huàn zé yǒu hūn jià qiān |
若无夭折患 则有婚嫁牵 |
shǐ wǒ guī shān jì yīng chí shí wǔ nián |
使我归山计 应迟十五年 |
《青龙寺早夏》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青龙寺早夏》一诗充满了对家庭、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思。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段解释:
1.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行年"指的是实际的年龄,"欲四十"表示快到四十岁了。"有女曰金銮"说明他已经有女儿,女儿的名字叫金銮。这一句简单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生活的现状和有了家庭。
2. **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这句描述的是他的女儿刚满一岁,还不会说话,也还没学会坐立。这里流露出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的喜悦与关注。
3.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诗人感觉自己并非通达之人,仍被世俗的情感所牵绊,无法完全摆脱俗世的喜好与同情。表达了一种对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向往。
4. **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从这以后,他的生活变得为外在的因素所累,只是暂时地安慰了眼前的自己。这句可能指的是他深感在追求某种理想或目标时,身心的压力和牺牲。
5.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如果孩子没有夭折的危险,就又有了孩子结婚的牵绊。这句话表明了作为父亲,孩子是否健康、未来的婚姻都是他无法避免的担忧。
6.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这句话表达了他的理想是离开世俗的束缚,去追求更自由的生活,可能是指归隐山林。他认为实现这个理想可能要推迟十五年。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年龄增长、家庭责任、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家庭的关爱与担忧,以及个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而复杂的感受。
《青龙寺早夏》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青龙寺早夏》主要表达了一个父亲对于女儿成长的担忧和对于未来的规划的思考。标题虽然是"青龙寺早夏",但诗中并未直接描绘青龙寺或早夏的景象,而是将情感融入对女儿成长与未来生活的担忧之中。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字句,体会到白居易对于女儿成长的忧虑,以及对人生轨迹的思考。
首句"行年欲四十"点明了白居易当时年龄,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与责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有女曰金銮",点明了女儿的存在,"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描绘了女儿年幼的天真与可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女儿成长速度的期待。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这两句,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的自我反省,既有对人生成就的谦逊,也有对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关切和爱怜。"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则表达了他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责任和困扰,以及这些责任和困扰对于当前生活的慰藉作用。
"若无夭折患,則有婚嫁牵"这两句更进一步深入到对女儿未来的忧虑,担忧女儿可能遭遇的不幸,同时又为她的婚嫁生活而感到无奈和担心。这种担忧是所有父母面对子女成长时的普遍情感,体现了深深的爱和责任。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结尾表达了诗人因女儿的成长和未来而对生活规划的调整,原定的“归山计”可能会因为女儿的原因而推迟十五年。这种对个人生活目标的妥协,反映了他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以及对于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深刻反思和付出。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担忧和对家庭责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父亲对家庭的深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