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óu xiāng yáng huái mèng hào rán

游襄阳怀孟浩然

作者:白居易 
rì mù tiān dì lěng     yǔ jì shān hé qīng
日暮天地冷   雨霁山河清
zhǎng fēng cóng xī lái     cǎo mù níng qiū shēng
长风从西来   草木凝秋声
yǐ gǎn suì shū hū     fù shāng wù diāo líng
已感岁倏忽   复伤物凋零
shú néng bù cǎn qī     tiān shí qiān rén qíng
孰能不憯凄   天时牵人情
jiè wèn kōng mén zi     hé fǎ yì xiū xíng
借问空门子   何法易修行
shǐ wǒ wàng dé xīn     bù jiào fán nǎo shēng
使我忘得心   不教烦恼生

《游襄阳怀孟浩然》古诗词释义:

###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
- **日暮天地冷**:傍晚时分,天地之间开始变得寒冷。
- **雨霁山河清**:雨停之后,山河呈现一片清澈。
- **长风从西来**:持续的风吹来方向为西。
- **草木凝秋声**:草木因季节变换而凝结了秋天的声响,此处用“凝”字形容声音的清晰和秋天的特征。

**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
- **已感岁倏忽**:已经感觉到岁月的快速流逝。
- **复伤物凋零**:又为自然界的凋谢和衰败而感到悲伤。

**孰能不憯凄,天时牵人情,**
- **孰能不憯凄**:谁能不感到悲伤和凄凉呢?
- **天时牵人情**:自然界的时节变化牵动着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
- **借问空门子**:向修道者询问。
- **何法易修行**:什么修行方法简单且易于实践?

**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 **使我忘得心**:让我能够忘记得失之心。
- **不教烦恼生**:不让我产生烦恼。

### 整体解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襄阳游玩时,对孟浩然的怀念,并在自然景观的变迁中,深感时光匆匆、万物凋零,引发了对于生命、得失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通过询问修行之道,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的平静与摆脱烦恼的渴望,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游襄阳怀孟浩然》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游襄阳怀孟浩然》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孟浩然的深深怀念,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题背景

白居易在游历襄阳(今属湖北省)时,因怀念已故诗人孟浩然而作此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白居易与他交情深厚,共同探讨诗艺,相互激励。孟浩然的去世让白居易深感悲痛,因而本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诗的内容解析

1. **自然景象的描绘**:“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开头四句描绘了傍晚时分,雨后初晴的景色。天地变冷、山河清晰、长风吹过、草木传来秋声,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2.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接着,诗人感怀时间飞逝,万物凋零,这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3. **对死亡与痛苦的反思**:“孰能不憯凄,天时牵人情,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死亡和痛苦的无奈和深思。他询问僧侣,是否有简单的方法能帮助自己忘却死亡带来的恐惧,不再为烦恼所扰。这种对超脱和内心的平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总结

白居易的《游襄阳怀孟浩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同时也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以及超脱尘世的渴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诗人的情感丰富性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是一首情感与哲思兼具的作品。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