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iū huái

秋怀

作者:白居易 
gěng gěng lǚ dēng xià     chóu duō cháng shǎo mián
耿耿旅灯下   愁多常少眠
sī xiāng guì zǎo fā     fā zài jī míng qián
思乡贵早发   发在鸡鸣前
jiǔ yuè cǎo mù luò     píng wú lián yuǎn shān
九月草木落   平芜连远山
qiū yīn hé shǔ sè     wàn mù cāng cāng rán
秋阴和曙色   万木苍苍然
qù qiū ǒu dōng yóu     jīn qiū shǐ xī xuán
去秋偶东游   今秋始西旋
mǎ shòu yī shang pò     bié jiā lái èr nián
马瘦衣裳破   别家来二年
yì guī fù chóu guī     guī wú yī náng qián
忆归复愁归   归无一囊钱
xīn suī fēi lán gāo     ān dé bù zì rán
心虽非兰膏   安得不自然

《秋怀》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秋怀》是一首抒发诗人离家在外、思念家乡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的诗作。以下逐段解释诗的大致意思:

**首联**:“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诗人独自坐在旅途中昏黄的灯光下,因心中愁绪太多,难以安眠。这里的“耿耿”一词,既指灯光的明亮,又寓含了诗人内心思绪的纷扰与不宁。

**颔联**:“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这句表明诗人早早就起来出发,是因为思念家乡之情的急切。起早赶路,不希望错过任何能够与家乡有关的景象。

**颈联**:“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描绘了深秋九月的景色:草木凋零,一片萧瑟,平旷的田野与远处的山峦相连,构成一幅凄美的秋景图。

**尾联**:“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进一步强调了秋日的阴沉与黎明的曙光相交织,使得万物显得苍茫而寂静。

**颔联(续)**:“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诗人的行动似乎是在秋天的轮回中做了一次方向上的转变,由往东行走到现在返回。

**颈联(续)**:“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描述了诗人旅途中的困苦,马瘦衣裳破,反映了他长时间离家,经历的艰辛与物质的匮乏。

**尾联(续)**:“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忧愁:想要回家,却又担心无钱支撑旅途和家庭的开销。

**尾联(最终)**:“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最后一句感叹,尽管内心有如兰花般清高而美好,但现实的困境与无奈之下,又怎么能不流露出自然的愁绪和无奈呢?

综上所述,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旅途的艰辛、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感慨,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的细腻感受,传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秋怀》古诗词赏析:

《秋怀》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以秋季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长期流离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白居易作品的质朴、真挚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其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赏析:

### 内容概览

诗人开篇描绘了夜晚独自一人在旅途中,为繁重的愁绪所困扰,难以入眠的场景。这种忧愁不仅源自个人的处境,更是对远方家乡深深的思念。随后,诗人通过具体的秋季景象,如草木的凋零、平野与远山的相连,以及浓重的秋色,渲染了一种苍凉与寂寥的氛围,从而增强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艺术特点

1.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情感真挚,引人共鸣。白居易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性联系起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

2. **形象生动**: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如“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万木苍苍然”,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秋日图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沧桑与寂寞。

3. **语言平实**: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使得作品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能够触动人心。

4. **自我反思**:“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最后一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情感难以控制的无奈和感慨。这种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总结

《秋怀》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普遍人生处境的深刻反思。通过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象,白居易成功地将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具个人色彩又富含普遍意义的意境,展现出其诗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