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èng péi xiàng gōng
梦裴相公
gāo dī gǔ shí zhǒng shàng yǒu niú yáng dào |
高低古时冢 上有牛羊道 |
dú lì zuì gāo tóu yōu zāi cǐ huái bào |
独立最高头 悠哉此怀抱 |
huí tóu xiàng cūn wàng dàn jiàn huāng tián cǎo |
回头向村望 但见荒田草 |
cūn rén bù ài huā duō zhǒng lì yǔ zǎo |
村人不爱花 多种栗与枣 |
zì lái cǐ cūn zhù bù jué fēng guāng hǎo |
自来此村住 不觉风光好 |
huā shǎo yīng yì xī nián nián chūn àn lǎo |
花少莺亦稀 年年春暗老 |
《梦裴相公》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梦裴相公》描绘了一段他梦境中与裴相公相会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去的回忆。
1. **高低古时冢, 上有牛羊道**:诗的开头描绘了古墓群,墓地上覆盖着牛羊行走的小路,给人一种荒凉而古老的感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2. **独立最高头, 悠哉此怀抱**:诗人独自站在最高的墓碑前,心情悠然自得。这里的“怀抱”可能指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回头向村望, 但见荒田草**:诗人回过头看向村庄,只见一片荒芜的田野,长满了野草。这场景象征着时间的荒废和自然界的衰败,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4. **村人不爱花, 多种栗与枣**:诗人注意到,村中的人们并不喜欢种植花,而是选择了更实用的栗树和枣树。这可能寓意着人们更看重现实的物质生活,而不是精神的追求与享受。
5. **自来此村住, 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 年年春暗老**:诗人感慨,村民们自然而然地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但似乎并不觉得这里的风景美好。花儿稀少,黄莺也少了踪迹,春天来来去去,人们年复一年地变老,暗示了生活的平淡和岁月的无情流逝。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现实的观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界的诗意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梦裴相公》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梦裴相公》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通过描绘梦中景象与梦后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自然、人生与理想的一种独特感悟。全诗以自然景象作为引子,将人生的哲理融入其中,用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对未来的向往。
### 首句“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开篇即描绘了一幅荒凉、历史悠远的画面,冢墓与牛羊道并置,既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也预示着生命终将归于尘土,而生活依旧在继续。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周而复始,也暗示了诗歌主题中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反思。
###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一句,白居易描绘了一个独自站在山巅的场景,用“独立”表达了一种孤独与超然的心态,而“悠哉”则体现出一种超越了尘世束缚的自在与宁静。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独立”,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超越,是对自由与超脱的一种追求。
###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通过转向村景的描写,强调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反思。荒芜的田地与杂草,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曾经的繁荣不再,也映射了人对过往的眷恋与对现状的失落。这种情感的转折,使诗歌在整体上显得更加丰富和多维。
###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这一句则触及了社会的现实与价值观的差异。通过对比村民对自然之美的忽视和对实用作物的偏好,反映了人类社会对美的追求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和挣扎。
###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最后四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季节的变化相结合,表达了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花少莺稀不仅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变化,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作者通过描绘年复一年的春天,将个人的感伤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融入自然的轮回之中。
整体而言,白居易的《梦裴相公》通过描绘梦中的景象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时间、自然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谐。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深度,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