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ér xì
观儿戏
mò mò bìng yǎn huā xīng xīng chóu bìn xuě |
漠漠病眼花 星星愁鬓雪 |
jīn hái yǐ shuāi bèi xíng yǐng réng fēn jué |
筋骸已衰惫 形影仍分诀 |
zǐ zhōu èr qiān lǐ jiàn mén wǔ liù yuè |
梓州二千里 剑门五六月 |
qǐ shì yuǎn xíng shí huǒ yún shāo zhàn rè |
岂是远行时 火云烧栈热 |
hé yán jīn shàng lèi nǎi shì cháng zhōng xuè |
何言巾上泪 乃是肠中血 |
niàn cǐ zǎo guī lái mò zuò jīng nián bié |
念此早归来 莫作经年别 |
《观儿戏》古诗词释义:
《观儿戏》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一位老人对远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渴望。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 老人视力模糊,视力像被花朵覆盖一样,头发已白如雪,头发间点缀着星星般的白发。这里用“病眼花”和“愁鬓雪”形象地描绘了老人的年迈和对生活的忧虑。
2.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 老人的身体已经衰弱,体力不支。在孤单中,老人与自己的影子依然保持着分离,象征着晚年孤独的生活。
3.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 梓州与剑门相距二千里之遥,若是夏天前往,需要五六月的时间。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儿子距离之远,时间之长。
4.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 这句话意为现在并不是远行的好时机,夏天的火焰般的云彩烧热了栈道,暗示老人认为这个季节不适合远行,担心儿子在旅途中会受苦。
5.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 为什么说只是头上的泪水,实际上是心中的血泪。这里强调老人的思念之情深重,即便只是哭泣,也是内心剧烈情感的流露。
6.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 老人念及儿子,希望他能早日归来,不要让这次分别成为长久的别离。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以一位年迈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生活的忧虑。
《观儿戏》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观儿戏》实际上是一首表达深刻情感的诗,尽管标题中提到了“儿戏”,但整首诗更倾向于表达诗人对人生、旅途、以及与亲人分别的深切感怀。
### 抒情主题
- **自我反思**:诗人在开篇通过“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两句话,描绘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这里用“病眼花”与“愁鬓雪”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因疾病和忧愁导致的身体状况和外貌变化,传递出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绪。
- **旅途与离别**:“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岂是远行时?”这段描述充满了对长途跋涉、艰苦旅行的感慨。梓州与剑门分别代表了作者即将前往的目的地与途中的艰难,同时也象征了与亲人分别的现实,这里既有对旅途遥远的无奈,也有对与家人分离的深深忧虑。
- **情感深度**:“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这几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早归的渴望。通过“火云烧栈热”这一形象,诗人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酷热,也暗喻了内心的煎熬。而“巾上泪”与“肠中血”的对比,更是强烈地表达了情感的深重与痛苦。诗人最后的祈愿,希望早日归来,避免长久的分别,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
### 诗歌风格
白居易的这首诗在风格上倾向于直白而深刻,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身体特征的对比,如“漠漠病眼花”与“星星愁鬓雪”,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反映了内心的痛苦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贴近生活,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展现出白居易诗作中常见的人文关怀和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