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 é fēng xià zuò
仙娥峰下作
tíng cān wèn qián lù lù zài qiū yún lǐ |
停骖问前路 路在秋云里 |
cāng cāng xiàn nán dào qù tú cóng cǐ shǐ |
苍苍县南道 去途从此始 |
jué dǐng hū shàng pán zhòng shān jiē xià shì |
绝顶忽上盘 众山皆下视 |
xià shì qiān wàn fēng fēng tóu rú làng qǐ |
下视千万峰 峰头如浪起 |
cháo jīng hán gōng pō xī cì lán qiáo shuǐ |
朝经韩公坡 夕次蓝桥水 |
xún yáng jìn sì qiān shǐ xíng qī shí lǐ |
浔阳近四千 始行七十里 |
rén fán mǎ tí jù láo kǔ yǐ rú cǐ |
人烦马蹄跙 劳苦已如此 |
《仙娥峰下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仙娥峰下作》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诗中描绘了一次长途旅行的过程与感受。我们逐步分析每一句的意思:
1.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诗人停车问路,路迹隐藏在秋天的云层中。这句话点明了行进的地点是在秋天,云层低垂的季节。
2. **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这里是通往县南的路,旅程从这里开始。描述了旅程的起点,苍茫的南方道路象征着未知的旅程。
3.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攀上山顶后,忽然看到四周的山峰都在脚下,显得低矮。此句形容了登高后的壮阔景色和居高临下的感受。
4. **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从高处俯瞰,无数的山峰在视线中起伏,如同海浪般波涛汹涌。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密集、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
5.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早晨经过韩公坡,傍晚到达蓝桥水。诗中具体地点的交代,体现了旅程的行进过程。
6. **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前往浔阳(今江西九江)的路程接近四千里的旅程,开头的行程不过七十里。这里用距离来体现旅程的长远和初步的行程。
7.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旅途中,人和马都感到疲惫,行进已经十分辛苦。此句反映了长途旅行的艰辛,以及作者对于旅途劳顿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对即将前往的目的地的向往。
《仙娥峰下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仙娥峰下作》是一首描绘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壮丽景色的诗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情于景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山路的艰辛与壮丽**:
-"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诗一开头就描绘了一条隐匿在云雾中的道路,让人感受到登山之路的艰难与神秘。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描述了攀登到山顶后所见的壮丽景象,群山在脚下形成波浪般的景观,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震撼与赞叹。
2. **行程的艰辛与漫长**: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通过时间的交替描绘了行进的路线,从早晨的韩公坡到傍晚的蓝桥水,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不易。
-"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数字的运用不仅强调了目的地的遥远,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苦和漫长。
3. **表现诗人的情感与态度**: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通过描述人和马的疲惫与劳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但也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
-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与旅途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颂扬。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仙娥峰下作》不仅是一首描写登山过程的诗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