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wēi zhī sān shǒu
寄微之三首
xī dào xiāng yáng rì rán rán chū yǒu zī |
昔到襄阳日 髯髯初有髭 |
jīn guò xiāng yáng rì zī bìn bàn chéng sī |
今过襄阳日 髭鬓半成丝 |
jiù yóu dōu shì mèng zhà dào hū rú guī |
旧游都是梦 乍到忽如归 |
dōng guō péng hāo zhái huāng liáng jīn shǔ shuí |
东郭蓬蒿宅 荒凉今属谁 |
gù zhī duō líng luò lǘ jǐng yì qiān yí |
故知多零落 闾井亦迁移 |
dú yǒu qiū jiāng shuǐ yān bō shì jiù shí |
独有秋江水 烟波似旧时 |
《寄微之三首》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寄微之三首》通过对襄阳的回忆,描绘了自己与微之(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下面对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
过去到达襄阳的时候,我还只是初长出髭须的年轻人。
### 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
现在再次经过襄阳,我的鬓发已半白,像丝线一样。
### 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
过去在襄阳的欢聚仿佛都成了梦,一时间,再次来到这里,我感觉仿佛回到了家。
### 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
东郭的那间草庐已经荒废,现在属于谁家已经无从得知。
###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
老朋友多已凋零,过去的邻里也搬走了。
### 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只有秋日的江水,烟波依然如故时的景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对于老友的怀念与怀念之中蕴含的无奈,以及对旧时生活环境变迁的惋惜,都蕴含在字里行间。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友情与故乡之美的深深眷恋。
《寄微之三首》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挚友元稹(字微之)离别多年后,重游襄阳所作的一首感怀之作。在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自己,以及对往昔生活的回顾,展现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友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 对比与变化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时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从青涩少年到年华老去的转变。从“髯髯初有髭”到“髭鬓半成丝”,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时间流逝的描述,更是诗人对个人生命的深刻感悟,他见证了岁月的无情,以及自己从年轻到老去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外貌的变化,更包含了对自我成长、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 回忆与归宿
接下来的四句“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虽然往日的襄阳对诗人来说只是“梦”,但他依然感到“乍到忽如归”,这既是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的体现,也是对自己心灵深处那份对熟悉、安宁环境的渴望。诗人描绘的“东郭蓬蒿宅”,既是对自己过去居住地的回忆,也是对往昔生活的一种象征性回顾。对于“今属谁”的追问,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怀旧与感慨
在诗的最后两句话中,白居易通过“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转中唯一不变的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前文的对比不同,诗人将自然视为超越时间的见证者,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宇宙观。这种对自然永恒的感叹,也映射出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 总结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比个人外貌与内在的转变、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以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感慨,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友谊与自然的哲思。在字里行间,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也蕴含了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是白居易诗风中“通俗易懂,情真意切”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