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luò xià gù yuán ( shí huái rǔ kòu róng wèi miè )
忆洛下故园(时淮汝寇戎未灭)
jīng chuāng dēng yàn duǎn sēng lú huǒ qì shēn |
经窗灯焰短 僧炉火气深 |
suǒ luò lú shān yè fēng xuě sù dōng lín |
索落庐山夜 风雪宿东林 |
《忆洛下故园(时淮汝寇戎未灭)》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白居易在战乱时期回忆故园之作,下面对诗的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 这句话描绘的是夜晚的宁静和孤独感。"经窗"指的是僧侣读书、修习的地方。"灯焰短"暗示着夜晚的深沉,同时也可能代表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僧炉火气深"则展现出一种温暖、安心的感觉,或许是在动荡时期寻求心灵慰藉的象征,或是对僧侣生活平静的向往。
2.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索落庐山夜"强调的是夜晚的寂静和庐山的空旷,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也体现了诗人此时心境的孤寂。"风雪宿东林"则进一步描绘出在恶劣天气下旅行的场景,"东林"通常指的是庐山上的东林寺,这句诗不仅勾勒出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尤其是与东林寺相关的、宁静祥和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的深沉与寂静,以及风雪中的旅行,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期间远离故园、内心孤独的深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怀念。
《忆洛下故园(时淮汝寇戎未灭)》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忆洛下故园(时淮汝寇戎未灭)》展现了一幅深夜在庐山旅行,孤独且充满风雪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未平乱的忧虑。
诗的开头“经窗灯焰短, 僧炉火气深”描绘了夜晚宁静的僧寺内景。简短的灯焰,深邃的炉火,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仿佛时光在这里被暂时冻结,只有孤独的旅人和寂静的夜空相伴。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景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感。
接着的“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庐山之夜因风雪而更加凄清,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宿于东林寺。这种选择或许是对家乡的回忆与寄托,东林寺可能有着诗人对家乡的某种象征意义,它既是现实中的落脚之地,也是心灵的归宿。诗人在异乡的雪夜中寻找安慰,试图与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和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既有对遥远故园的深深思念,也有对国事未平的忧虑。在宁静与风雪交织的夜晚,诗人的思绪跨越时空,与过往的家园和未了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深沉而动人的画面。
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诗作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文人,不仅关注个人情感,更关心国家命运和社会责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