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xíng jiǎn
寄行简
yǐ yà qīn zhěn lěng fù jiàn chuāng hù míng |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
yè shēn zhī xuě zhòng shí wén zhé zhú shēng |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
《寄行简》古诗词释义:
《寄行简》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友人行简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已讶衾枕冷**: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感到惊讶,因为感觉被子和枕头都变得异常冰冷。这种感觉常常是冬季夜晚的常见体验,通过这句话,诗人巧妙地暗示了季节——冬季,以及夜间的寒冷。
2. **复见窗户明**:在这句中,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室内的场景。窗户明亮,可能是由于外面的雪光反射到窗户上,使窗户看起来格外明亮。这种景象描绘了冬季夜晚的宁静和纯净,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屋外的大雪覆盖了整个世界。
3. **夜深知雪重**:在这句话里,诗人通过“夜深”和“深知”来表达他对雪重的感受。夜晚的寂静和深沉,让诗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外面下着大雪,雪量之大使得夜间的环境显得格外沉寂和静谧。
4. **时闻折竹声**:最后一句描绘了一种动态的场景。在深冬的夜晚,风声与雪的覆盖使得竹子在寒风中发出折断的声音。这种声音的出现,既增加了诗的韵律美,也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与季节的特征,同时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壮阔,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与感慨。
《寄行简》古诗词赏析:
《寄行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短小精悍,却充满深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寒冷冬夜的感知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已讶衾枕冷”,以细腻的触觉感知开始,通过“讶”字表达了意外和惊奇,引出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衾枕冷暗示着室外的寒冷已经穿透了屋内的温暖,传达出一种寒冷之感,同时也为下文铺垫了基调。
第二句“复见窗户明”,这句似乎是对上句的反差处理,窗户的明亮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出,可能是月光透过薄云照进室内,或者是雪光反射的结果,这明亮与前句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画面感。
“夜深知雪重”,是全诗的关键转折,通过“夜深”和“知雪重”,不仅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间和环境,更暗示了他对外面世界的一种深刻感知。这里的“知雪重”并非直接感官体验,而是一种通过外部环境变化推断出的深入理解,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最后一句“时闻折竹声”,用声音来补充视觉与触觉的描绘,以“时闻”强调声音的持续性与规律性,仿佛雪压竹梢的声音成了夜晚寂静中的唯一声响,既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又在情感上与诗人的思绪相连。这声音不仅是对环境的真实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传达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以及对远方友人行简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具体而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由外而内的内在情感流露,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深度。通过简单的画面和声音,白居易巧妙地将个人体验与自然景象结合,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思考,体现了其诗风的清新自然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