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qíng
感情
liù yuè chū qī rì jiāng tóu chán shǐ míng |
六月初七日 江头蝉始鸣 |
shí nán shēn yè lǐ bó mù liǎng sān shēng |
石楠深叶里 薄暮两三声 |
yī cuī shuāi bìn sè zài dòng gù yuán qíng |
一催衰鬓色 再动故园情 |
xī fēng shū wèi qǐ qiū sī xiān qiū shēng |
西风殊未起 秋思先秋生 |
yì xī zài dōng yē gōng huái huā xià tīng |
忆昔在东掖 宫槐花下听 |
jīn zhāo wú xiàn sī yún shù rào pén chéng |
今朝无限思 云树绕湓城 |
《感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六月七日》。该诗描绘了诗人在六月初七日听到江边蝉鸣所引发的一系列感慨和思绪。下面对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 在六月初七这天,江边的蝉开始鸣叫。这些声音在深绿的石楠树叶中响起,黄昏时刻,只传来零星的两三声。
2.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 这几声蝉鸣如同催促着诗人的头发颜色变得更为苍老,同时触动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 尚未吹起的西风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的心中已经生起了对秋天的思虑和感慨。
4.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 回想起昔日自己在东宫的岁月,曾在这槐花飘香的宫苑里聆听蝉鸣。
5.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 在现在的时刻,这种思念之情无限延伸,仿佛围绕着湓城的云雾和树木之间,充满了怀念与忧郁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与个人经历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更迭、故乡怀念和过往回忆的深切感慨。通过江边蝉鸣这一自然现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外界景象紧密相连,引发出对青春易逝、人世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感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季节变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刻怀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情感体验。
首先,诗的开篇以“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为引子,通过具体的时令景象“江头蝉鸣”和“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勾勒出初夏傍晚的宁静画面。蝉鸣,这一自然界的音符,往往与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紧密相连。白居易借蝉鸣唤醒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引发了他对“衰鬓色”的感慨,即岁月的无情让他的头发变白,身体渐渐衰老,这也是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再动故园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里的“故园情”不仅指对家乡的思念,也包含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亲人、朋友的深深眷恋。白居易的这句诗,通过“再动故园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深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则进一步加深了季节与情绪的关联。诗句描绘了秋天未至、但诗人已感秋意的情景,这里的“秋思”不仅仅是对即将到来的秋日景象的预期,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一种深刻体悟。诗人似乎在未真正经历秋天之时,就已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凄清与忧郁。
最后,“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这一句通过回忆往昔在宫槐花下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回忆不仅加深了对“东掖”(可能是指宫廷或宫中某个特定的区域)的记忆,更将这种情感与具体的自然景观(槐花)结合,使其显得更加生动而具象。而“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则将这种情感带入了现实,通过对如今湓城(可能为九江的别称)的描绘,以眼前的景象与内心深处的思绪相映成趣,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流露,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更表达了对时间、生命、故乡与过往的深刻反思与怀念,展现了白居易诗作中一贯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