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mǎ zhái
司马宅
jiǔ pài rào gū chéng chéng gāo shēng yuǎn sī |
九派绕孤城 城高生远思 |
rén yān bàn zài chuán yě shuǐ duō yú dì |
人烟半在船 野水多于地 |
chuān xiá rì jiǎo zhí qū yàn fēng tou lì |
穿霞日脚直 驱雁风头利 |
qù guó lái jǐ shí jiāng shàng qiū sān zhì |
去国来几时 江上秋三至 |
fū jūn yì lún luò cǐ dì tóng piāo jì |
夫君亦沦落 此地同飘寄 |
mǐn mò xiàng yú xīn cuī tuí chù lóng chì |
悯默向隅心 摧颓触笼翅 |
qiě móu yǎn qián jì mò wèn xiōng zhōng shì |
且谋眼前计 莫问胸中事 |
xún yáng jiǔ shèn nóng xiāng quàn shí shí zuì |
浔阳酒甚浓 相劝时时醉 |
《司马宅》古诗词释义:
### 《司马宅》解释
#### 第一段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解释**:九派指长江及其支流交汇的九条水流。孤城意味着城池孤立,可能是指一座偏僻或被忽略的城市。城高生远思,表达的是城的高大让人产生了对远方的深深思虑或感慨。
#### 第二段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解释**:人烟指的是居住在城中的人,此处暗示城中人口不多。说“半在船”可能是因为作者看到了船只上的居民,或者是水乡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以水路交通为主的社会。野水多于地,则强调了水在场景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一个水乡的特色。
#### 第三段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解释**:穿霞日脚直描绘了太阳从云霞中穿透,其光线直射的场景,寓意光芒或希望的照耀。驱雁风头利则描述了大风驱赶着雁群的景象,反映出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则表达了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 第四段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解释**:夫君亦沦落,表示和自己一样,有个人或朋友们也在困境中挣扎。此地同飘寄,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异乡漂泊的共同经历。悯默向隅心,表达了对困境中孤独与无奈的同情和感慨。摧颓触笼翅,则用象征手法,表明了个人命运受限,挣扎却无处可去的困顿。
#### 第五段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解释**:且谋眼前计,建议应专注于眼前的实际问题,不虑长远。莫问胸中事,暗示了不应过度忧虑内心的烦恼,应保持豁达。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则表明了借酒浇愁的情绪,可能是在某种困境中寻求暂时的解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嚣、水乡独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及友人困境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深思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寻求慰藉的情感。
《司马宅》古诗词赏析:
《司马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繁华、自然风光幽美的地方,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境遇的思考与情绪的流露。
首联“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九条河流环绕着一座孤城,远山如黛,令人心生思乡之情。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颔联“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生活状态。人烟稀少,半数的生活似乎都离不开船只,野水纵横,将大地都包围起来。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又与诗人的孤寂形成对比,流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忧郁。
颈联“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转而描写自然景象,日光穿破云霞,直射大地,雁群在风中飞行,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这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力量与方向的隐喻。
尾联“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以及自己与朋友处境相似,都如浮萍一般漂泊不定。这种情感的抒发,既是对过往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忧虑。
最后一联“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情绪。面对生活的困境与内心的挣扎,他选择以饮酒来暂时忘却,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解脱。
综上所述,《司马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寻找精神慰藉的渴望。这首诗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人生无奈的抒发,是白居易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