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ì jiāng zhōu zhì zhōng zhōu

自江州至忠州

作者:白居易 
líng zhū chǎn wú zhǒng     cǎi yún chū wú gēn
灵珠产无种   彩云出无根
yì rú bǐ shū zi     shēng cǐ xiá lòu cūn
亦如彼姝子   生此遐陋村
zhì lì wù nán yǎn     jù xuǎn rù jūn mén
至丽物难掩   遽选入君门
dú měi zhòng suǒ jí     zhōng qì chū sài yuán
独美众所嫉   终弃出塞垣
wéi cǐ xī dài sè     qǐ wú yī gù ēn
唯此希代色   岂无一顾恩
shì pái shì xū qù     bù dé yóu zhì zūn
事排势须去   不得由至尊
bái hēi jì kě biàn     dān qīng hé zú lùn
白黑既可变   丹青何足论
jìng mái dài běi gǔ     bù fǎn bā dōng hún
竟埋代北骨   不返巴东魂
cǎn dàn wǎn yún shuǐ     yī xī jiù xiāng yuán
惨澹晚云水   依稀旧乡园
yán zī huà yǐ jiǔ     dàn yǒu cūn míng cún
妍姿化已久   但有村名存
cūn zhōng yǒu yí lǎo     zhǐ diǎn wèi wǒ yán
村中有遗老   指点为我言
bù qǔ wǎng zhě jiè     kǒng yí lái zhě yuān
不取往者戒   恐贻来者冤
zhì jīn cūn nǚ miàn     shāo zhuó chéng bān hén
至今村女面   烧灼成瘢痕

《自江州至忠州》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自江州至忠州》是一首描述个人命运和遭遇的诗。以下是逐段解释的详细意思:

1.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这两句以“灵珠”和“彩云”比喻才华横溢的人,强调这样的人才的天生属性,意即他们的才华并非后天培养,而是与生俱来的。这里也暗示了主人公虽有非凡才能,但并未得到相应的出身背景或社会地位。

2.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将“灵珠”和“彩云”的比喻扩展至主人公,说他的才能像美女一样,生在偏远的乡村,暗示他虽有才华,但未能得到应有的社会环境和机遇。

3.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这里说他的才华无法被隐藏,很快就被引荐给了君主,意即他的才能得到了认可,并有机会进入朝廷,施展抱负。

4. **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这句描述了他的美(才华)遭人嫉妒,最终被贬谪出京城,远赴边塞,象征着他的政治生涯遭遇挫折,被迫离开权力中心。

5.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赞美主人公的才华犹如罕见的色彩,是否曾得到过君主的一次赏识,暗示他曾经有机会得到支持和帮助。

6. **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解释了他被迫离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宫廷内的政治排挤,不得不离开,无法依靠君主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7.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认为世事变化莫测,黑白颠倒,外在的名誉和形象(如丹青,指画作)并不重要,强调了道德和正义的内在价值。

8.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描述了主人公最终客死北方,未能回到故乡,暗示了他悲惨的结局和不得善终的命运。

9.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通过描写夕阳晚霞和遥远的故乡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10.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主人公的美貌(才华)已经逝去很久,现在留下的只有村庄的名字,象征着他的才华和名声最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11.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在故乡,还留有一些老人记得他,为后来的人讲述他的故事。

12.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意思是过去的教训不能被忽视,避免让后来的人重蹈覆辙。

13.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直到今天,村里的女子脸上还留有被火烧伤的痕迹,这里的比喻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即使在死后,他的故事和影响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瑰丽景象与主人公的际遇,表达了对才华与命运、政治斗争与道德困境的深刻反思。

《自江州至忠州》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自江州至忠州》是一首沉郁的叙事诗,通过对一位被君主放弃的女子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善变的深切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政治权力更迭中个体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以自然界的现象起笔,比喻美质的天成和不可预测性,与后文女子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灵珠”与“彩云”皆喻指女子的出众才貌与品性,但她们的出现并没有特定的背景或命运规划,暗示了她们的命运也难以预料。

接着,“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进一步点明女子的出生环境,暗示尽管她具有非凡的才貌,却因出生在偏远贫寒之地,导致其命运并不被重视。这之后,“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说明她凭借才貌得以入主贵族之家,暗示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和机会的偶然性。

“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描述女子因为美貌和才智出众,遭到嫉妒与排挤,最终被抛弃。这里“塞垣”通常指边远之地,意味着女子被贬谪,远离繁华与权力中心,象征着社会对于女性力量与美的双重打压。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表达了女子虽然美貌超群,却无法改变命运被抛弃的现实,指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受到高层权力更迭和世俗偏见的影响。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借用自然界的白黑可以互变来比喻世态炎凉,而美与丑、善与恶在权力面前都是可以被改写的,以此批判社会道德和权力的虚伪与无常。

后半部分“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通过女子的悲惨结局,进一步渲染了命运的不公与无情,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强调了女子虽然已逝,但她的美貌与才华仍然在人间留下痕迹,但名字却可能被遗忘,象征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易逝。

最后,“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通过村中的“遗老”之口,传递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强调了吸取过往的教训,以免后人重蹈覆辙,同时,也隐含了对当代或未来女子命运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悲剧性的女性故事,还通过这个故事反思了社会的不公、人性的善变以及权力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诗中充满对美的追求、对命运的无奈、对权力的讽刺,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与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