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āo xiāo chǔ shì

招萧处士

作者:白居易 
shān shàng bā zi chéng     shān xià bā jiāng shuǐ
山上巴子城   山下巴江水
zhōng yǒu qióng dú rén     qiáng míng wèi cì shǐ
中有穷独人   强名为刺史
shí shí qiè zì shěn     cì shǐ qǐ rú shì
时时窃自哂   刺史岂如是
cāng sù wèi jiā rén     huáng jiān guǒ qī zǐ
仓粟喂家人   黄缣裹妻子
méi tái yì guān dài     wù yǔ mái lóu zhì
莓苔翳冠带   雾雨霾楼雉
yá gǔ mù fù cháo     jùn zhāi wò hái qǐ
衙鼓暮复朝   郡斋卧还起
huí tóu wàng nán pǔ     yì zài yān bō lǐ
回头望南浦   亦在烟波里
ér wǒ fù hé jiē     fū jūn yóu zhì cǐ
而我复何嗟   夫君犹滞此

《招萧处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邀请朋友萧处士(应指隐士)而作,通过描述巴子城与江水、刺史职务以及个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现状的批评。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首句描绘了山上的巴子城与山下的江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巴子城位于高处,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而江水则代表了流动与自由。

2.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此句直接点出诗的主题,意指在巴子城中,虽然身处高处,但实际是一个被权力束缚、名为刺史(地方官)的穷独之人。这里的“穷独”不仅指物质上的贫乏,更暗示着个人的孤独与限制。

3.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诗中的“穷独人”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感到讽刺和自嘲,他在思考,这样的刺史职位与权力,与真正的自由与满足相比,实则如同“是”(如此这般),充满了讽刺意味。

4.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这一句描述了官场生活的另一种现实,为了维持生活和地位,官员不得不将仓中的粮食供给家人,甚至以黄缣(丝织品)裹住妻子,象征着官场中为了权力和地位而牺牲个人生活和情感的无奈。

5.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莓苔(地衣)遮蔽了官员的冠带,雾雨模糊了楼雉(城墙),暗示着在权力和荣誉的表象下,实际的生活环境却是荒凉和压抑的,权力的象征(冠带)和物质的根基(粮食)都在自然的侵袭下显得脆弱不堪。

6.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这句描绘了官场日常的忙碌和束缚,衙鼓象征着官府的作息时间,官员在白天和夜晚都必须工作,生活没有真正的休息时间。

7.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官员在官场上忙碌和束缚之余,回头望向南浦,即故乡,发现自己仍旧被“烟波”(比喻困境或束缚)所包围,象征着无论身处何方,内心的自由与归属感都无法轻易获得。

8.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整体反思和批判,诗人告诉友人,自己(或他们共同)在官场上也感到同样的困顿与无奈,因此邀请他来寻求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反映了对官场束缚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

《招萧处士》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招萧处士》展现了一幅凄清而深刻的画卷,通过对巴子城、江水、刺史、仓廪、家人、莓苔、雾雨、衙鼓、南浦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场景描绘与环境对比**: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这一开篇的对比,描绘出了一幅山城与江水相互映衬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冷清与孤独。这种环境的对比,预示着后文情感与命运的落差。

2. **身份与处境的落差**:“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直接揭示了诗中的主人公(或许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作为“刺史”的身份与现实处境的矛盾。虽然被冠以“刺史”的名号,但实际上生活困顿,与真正的“刺史”职责与地位相去甚远,表达了对社会官场虚伪与现实落差的讽刺。

3. **个人情感与自省**:“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是作者对自己角色的深刻自省与讽刺。通过“窃自哂”,作者以一种略带苦涩的自嘲态度审视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社会角色与个人真实生活的不匹配的无奈与悲哀。

4. **物质与精神的匮乏**:“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物质匮乏,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贫寒的家庭生活。这种匮乏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暗示了精神的空虚与孤独。

5. **环境的衰败与压抑**:“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刺史府邸的衰败与压抑,莓苔覆盖了衣带,雾雨弥漫了城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衰败破败的景象,暗示了官场环境的阴暗与不公。

6. **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状态**:“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描述了时间的循环往复,生活状态的单调乏味。衙鼓的鸣响和夜晚的来临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改变,只是循环往复,这种重复展现了生活的无趣与无奈。

7. **遥望与期待**:“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虽然现实束缚着他们,但他们的心却向往着更自由、更宁静的生活状态,这是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8. **自怜与反省**:“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叹与对朋友的关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体命运的同情。在这里,作者不仅仅是自我反省,也寄托了对朋友乃至社会底层人士的关切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性与命运的深沉关怀,是其诗作风格的典型体现。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