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ú zhōng gǎn qiū

途中感秋

作者:白居易 
dà jiāng shēn chù yuè míng shí     yī yè yín jūn xiǎo lǜ shī
大江深处月明时   一夜吟君小律诗
yīng yǒu shuǐ xiān qián chū tīng     fān jiāng chàng zuò bù xū cí
应有水仙潜出听   翻将唱作步虚词

《途中感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途中感秋》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四句,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下面逐段解释:

1. **大江深处月明时**:“大江”指的是宽阔的河流,这里可以指长江等大江,因为古代诗人常以大江象征着广阔的世界或者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月明时”则是夜晚月光明亮的时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起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夜江景图,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感伤而悠远的基调。

2. **一夜吟君小律诗**:“吟”在这里指的是吟诵、吟唱,表达诗人对小律诗的深情吟咏。“君”指的是诗人所思念的某个人,或者是心灵深处的某种情感。这句话意味着诗人一夜之间深情地吟唱了一首小律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某人的思念,或者是对某种情感的抒发,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3. **应有水仙潜出听**:“水仙”在这里是个比喻,用来象征那些有着高洁气质和美好心灵的人,也可以指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或事物。这个比喻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同时也增添了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这句话暗示诗人所吟诵的诗文,不仅仅被江上的水仙听到了,更可能被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或自然界的美好所感知和倾听,表达了诗人作品的高雅和深远影响。

4. **翻将唱作步虚词**:“步虚词”是中国道教仪式中诵唱的歌词,通常用于道士的仪式活动中,其内容多为赞美神仙或表达修行的意愿。这里的“翻将唱作步虚词”,意味着诗人所吟诵的诗文,被听者以一种虔诚的态度,转化为对神仙的赞美和对修行的向往。这句话不仅强调了诗人作品的感染力,也暗示了作品中蕴含的对美好、高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诗人希望通过作品传递的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秋夜江景和诗人深情的吟唱,表达出对某人或某种情感的深切思念,以及作品所传达的高雅意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途中感秋》古诗词赏析:

《途中感秋》这首诗,通过白居易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标题“途中感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游历中的独立与感悟。标题不仅揭示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即在旅途之中被秋景激发的情感与思考,也暗示了秋天这一季节特有的清冷、深远和思考的氛围。

首句“大江深处月明时”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壮丽景象。大江,代表了广阔与力量;月明,则象征着清朗与静谧。这两者结合,构成了一个深邃而宁静的画面,预示着接下来情绪的深沉与纯净。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对广阔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话。

第二句“一夜吟君小律诗”,将诗人自己的体验与对他人的赞美融合在一起。这里的“君”可能是指诗的对话对象,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声音。通过“吟”这一动作,白居易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切热爱与尊重,同时也通过“小律诗”这一特定形式,展现了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第三句“应有水仙潜出听”,则是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延伸。在秋天的夜晚,诗人似乎听到了水仙的轻轻吟唱。水仙,作为一种象征纯洁、高洁的花卉,在这里不仅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对话伙伴,与诗人一起分享着这份静谧与美好。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一句“翻将唱作步虚词”,意味着诗人的感受与思考不仅停留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更进一步,将其转化为艺术的表达,即“步虚词”。步虚词是一种道家的文学体裁,常用于描述仙境或修行者的生活。白居易将自己对秋夜美景的感受与思考转化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表达,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度理解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通过艺术创作追求精神超越的哲学思考。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艺术、对宇宙深层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