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 zuò xián yín
晏坐闲吟
cháo lái mù qù xīng shuāng huàn yīn cǎn yáng shū qì xù qiān |
朝来暮去星霜换 阴惨阳舒气序牵 |
wàn wù qiū shuāng néng huài sè sì shí dōng rì zuì diāo nián |
万物秋霜能坏色 四时冬日最凋年 |
yān bō bàn lù xīn shā dì niǎo què qún fēi yù xuě tiān |
烟波半露新沙地 鸟雀群飞欲雪天 |
xiàng wǎn cāng cāng nán běi wàng qióng yīn lǚ sī liǎng wú biān |
向晚苍苍南北望 穷阴旅思两无边 |
《晏坐闲吟》古诗词释义:
### 白居易:《晏坐闲吟》
#### 诗词逐段解释:
**朝来暮去星霜换, 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 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 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 穷阴旅思两无边。**
1. **朝来暮去星霜换, 阴惨阳舒气序牵,**
这两句描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朝来暮去星霜换"意味着一天中的晨暮更替,星空和霜的变化标志着时间的流逝。"阴惨阳舒气序牵"则表示阴冷和温暖的季节交替,它们的更迭由自然界本身的规律所支配,影响着季节的变换。
2. **万物秋霜能坏色, 四时冬日最凋年,**
"万物秋霜能坏色"描绘了秋季到来时,霜冻能够改变万物的颜色和形态。"四时冬日最凋年"则指出冬季的严寒是导致一年中万物凋零的主要季节,形象地表达了冬日的严酷与万物的衰败。
3. **烟波半露新沙地, 鸟雀群飞欲雪天,**
"烟波半露新沙地"展现了一幅雾气弥漫、水面与新露的沙滩交织的画面。"鸟雀群飞欲雪天"则描绘了一群鸟雀在即将下雪的天空中飞舞的景象,暗示着天气将要发生变化。
4. **向晚苍苍南北望, 穷阴旅思两无边。**
"向晚苍苍南北望"表达的是日落时分,作者站在高处,向东西南北四面远望的场景。"穷阴旅思两无边"则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穷阴"暗示了长时间的阴冷、孤独和远方的思念无尽无边。
综上所述,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四季更迭带来的自然景观,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换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尤其是对遥远地方的思念之情。
《晏坐闲吟》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晏坐闲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与背景
“晏坐闲吟”一词中,“晏坐”即闲坐、安坐,意味着诗人静下心来,独自一人欣赏周围景象,思考人生。这种情境往往伴随着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反思。“闲吟”则是指在闲暇之余吟诵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
### 诗文解析
1. **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以“星霜换”象征时光的流转,指岁月的更替。这里运用了天文现象来隐喻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深远的时间感。“阴惨阳舒气序牵”则是通过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强调时间流转对自然界的影响。这里的“阴”指阴雨或寒冷,象征自然界或心灵上的阴冷、沉闷;“阳”则指阳光或温暖,象征活力、光明。这句话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不同气候特点,展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季节更迭的规律。
2.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进一步比喻人生与时间的关系。秋天的霜会破坏植物的颜色,冬天的日光则被认为是最能摧残一年生机的季节,寓意着时间对生命、事物的侵蚀与影响。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以自然界的变化隐喻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3.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烟波与露沙地构成了初冬时节的景象,鸟雀群飞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天。这些景象既是自然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在这一幅幅画面中,诗人似乎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预示着岁月的流逝。
4.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远方的思念。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原野上,向南北两方眺望,感受到的是深冬的阴冷与内心的孤独、思乡之情。这里的“穷阴”不仅指实际的天气寒冷,更暗指人生旅途的艰难与内心的绝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 总结
《晏坐闲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丽与壮阔景象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时间对一切的不可逆转性,以及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脆弱。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是一首具有哲理深度与情感共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