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zhèng chǔ shì
过郑处士
yōu dú cí qún jiǔ piāo liú qù guó shē |
幽独辞群久 漂流去国赊 |
zhǐ jiāng qín zuò bàn wéi yǐ jiǔ wèi jiā |
只将琴作伴 唯以酒为家 |
gǎn shì yīn kàn shuǐ shāng lí wèi jiàn huā |
感逝因看水 伤离为见花 |
lǐ sān mái dì dǐ yuán jiǔ zhé tiān yá |
李三埋地底 元九谪天涯 |
jǔ yǎn qīng yún yuǎn huí tóu bái rì xié |
举眼青云远 回头白日斜 |
kě néng shèng jiǎ yì yóu zì zhì cháng shā |
可能胜贾谊 犹自滞长沙 |
《过郑处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过郑处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人群、漂泊他乡的郑处士的深切关怀和对其遭遇的感慨。下面是逐段解释:
1. **幽独辞群久,漂流去国赊,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 **幽独辞群久:** 指郑处士长久地远离人群,过着孤独的生活。
- **漂流去国赊:** 意味着郑处士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生活艰辛。
- **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郑处士用琴声自娱,借酒消愁,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2. **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李三埋地底,元九谪天涯,**
- **感逝因看水:** 郑处士看流水想起时光流逝,感叹岁月匆匆。
- **伤离为见花:** 见到花开花落,想起别离,不禁心生伤感。
- **李三埋地底,元九谪天涯:** 提到了其他两位诗人李贺和元稹,可能在暗示郑处士像他们一样,遭受了不幸的命运。"埋地底"可能象征去世或埋没,"谪天涯"则指被贬至边远之地。
3. **举眼青云远,回头白日斜,**
- **举眼青云远:** 看到的是高远的云彩,暗示郑处士的生活如浮云般飘渺。
- **回头白日斜:** 回头看去,太阳已西斜,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4. **可能胜贾谊,犹自滞长沙,**
- **可能胜贾谊:** 贾谊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和政论家,曾被贬至长沙。此句表达了希望郑处士能够超越贾谊的遭遇,找到更好的出路。
- **犹自滞长沙:** 仍然滞留在长沙,表明郑处士目前的境遇仍然不理想,依然处于困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写郑处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郑处士深切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郑处士》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过郑处士》是一首七言古体诗,通过描述郑处士的生活状态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于孤独、漂泊、生命流逝以及人际关系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好友命运的同情与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孤独与漂泊**:“幽独辞群久, 漂流去国赊。”这两句开篇即描绘了郑处士孤独的现状以及远离家乡的漂泊生活。"幽独"指郑处士身处孤独的环境,"辞群"是他与人群疏离的状态,"去国赊"则强调了他离开家乡的遥远距离。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凸显出郑处士生活的孤寂与远离家乡的愁苦。
2. **琴酒为伴**:“只将琴作伴, 唯以酒为家。”这两句描绘了郑处士的生活态度,以琴作为精神伴侣,以酒作为生活的依托。在孤独与漂泊中,郑处士选择音乐与美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
3. **感逝与伤离**:“感逝因看水, 伤离为见花。”这两句中,作者通过观水看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的感慨。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花的盛开与凋落则反映了生命的变化无常。这两句流露出作者对时间与生命的深沉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4. **哀悼与关切**:“李三埋地底, 元九谪天涯。”这两句提到的是古代两位诗人李益和元稹的不幸遭遇。白居易在诗中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郑处士所处境遇的哀悼与关切。通过对比,作者不仅表达了对郑处士命运的同情,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不满。
5. **前途未卜与希望**:“举眼青云远, 回头白日斜。”这两句以景色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未来和过去的对比。"举眼青云远"暗示着郑处士对未来的憧憬,虽然遥远但充满希望;"回头白日斜"则意味着过去时光的流逝,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于郑处士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去时光的怀恋。
6. **自比贾谊,抒发情感**:“可能胜贾谊, 犹自滞长沙。”最后两句,作者以汉代名臣贾谊为例,表达了自己对郑处士的同情与共鸣。贾谊被贬至长沙,白居易借用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对郑处士遭遇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自己可能遭受类似命运的忧虑。这两句以自比的方式,增加了诗歌的感慨力度。
综上所述,《过郑处士》不仅是一首对郑处士生活状态与情感的描绘,也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对孤独、漂泊、时间流逝、人际关系等主题的探讨,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人生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