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mò xià chū xián yóu jiāng guō èr shǒu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zì zuò xún yáng kè wú rú kǔ yǔ hé |
自作浔阳客 无如苦雨何 |
yīn hūn qíng rì shǎo xián mèn shuì shí duō |
阴昏晴日少 闲闷睡时多 |
hú kuò jiāng tiān hé yún dī yǔ shuǐ hé |
湖阔将天合 云低与水和 |
lí gēn zhōu zi yǔ xiàng kǒu diào rén gē |
篱根舟子语 巷口钓人歌 |
wù dǎo chén huáng qì fēng fān cù bái bō |
雾岛沉黄气 风帆蹙白波 |
mén qián chē mǎ dào yī xiǔ biàn jiāng hé |
门前车马道 一宿变江河 |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白居易创作,标题为《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通过阅读和理解每一句,我们可以对其意思进行逐段解释:
**第一首**
1. **自作浔阳客**:作为自己在浔阳的客人,表达了诗人身份的自我定位,暗示他在当地生活或游历。
2. **无如苦雨何**:面对着连绵不绝的苦雨,诗人感到无可奈何,表现了他对于天气状况的不满和困扰。
3. **阴昏晴日少**:形容天空长时间阴沉,晴天稀少,天气阴郁,给人一种压抑感。
4. **闲闷睡时多**:因为天气的阴沉和雨水的困扰,诗人在空闲时更多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暗示心情的沉闷与压抑。
5. **湖阔将天合**:广阔无垠的湖面仿佛与天际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感受。
6. **云低与水和**:低垂的云层与水面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江景。
7. **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在江边的篱笆旁,舟子闲聊,巷口有人唱着钓鱼歌,虽然生活中的小景温馨,却也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
8. **雾岛沉黄气,风帆蹙白波**:在迷雾笼罩的小岛上,黄色的云气弥漫,风吹动帆船,激起白色的波浪,景物的动态与静态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不安的氛围。
9. **门前车马道,一宿变江河**:门前的车马道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江河,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和时间的无情。
**第二首**(未提及,根据题目为两首诗,可能存在)
由于该题只提供了第一首的详细解释,第二首的具体内容和解释并未提供。但根据题目“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的提示,可以推测第二首可能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诗人游览江边、城郭的另一番景象和感受,可能会涉及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开始带来的变化、自然景色的变换、心情的起伏等主题。具体的细节和情感,需要通过具体的诗句内容来解读。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时节,江边小镇的宁静与多变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深沉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 “自作浔阳客,无如苦雨何”:开篇即展现了一个初夏时节,诗人作为浔阳的过客,面对着连绵不断的苦雨。这里通过“苦雨”一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雨的频繁与强度,也暗含了诗人对雨水不停歇、无法逃避的无奈之情。
- “湖阔将天合,云低与水和”:诗人在湖边远眺,湖面与天空似乎融为一体,低垂的云朵与水波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平静的氛围。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广阔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平静。
- “雾岛沉黄气,风帆蹙白波”:雾气笼罩下的岛屿与天边形成一种独特的色彩对比,风中的帆船在波浪上起伏,描绘了一幅动态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蹙白波”用词生动,表现了风浪的力度与帆船的动态美。
2. **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
- “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诗人在闲游时,留意到了江边的人们。篱笆旁的船夫在交谈,巷口的垂钓者唱起了歌。这些生活场景的描绘,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小镇居民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 “门前车马道,一宿变江河”:最后两句描写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强烈对比。门前的车马大道是城市繁忙的象征,与自然界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宿的时间,城市与自然环境可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感叹,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春末夏初时节景色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白居易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这些情感与景象完美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