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ǐ xiàng gōng 、 cuī shì láng 、 qián shě rén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xíng nián sì shí wǔ liǎng bìn bàn cāng cāng |
行年四十五 两鬓半苍苍 |
qīng shòu shī chéng pǐ cū háo jiǔ fàng kuáng |
清瘦诗成癖 粗豪酒放狂 |
lǎo lái yóu wěi mìng ān chù jí wèi xiāng |
老来尤委命 安处即为乡 |
huò nǐ lú shān xià lái chūn jié cǎo táng |
或拟庐山下 来春结草堂 |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己及年长后生活态度的诗,诗中呈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愿景。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
- **行年**:指实际的年龄。**四十五**:表明作者当前的年龄是四十五岁。**两鬓半苍苍**:意味着两鬓已有部分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2. **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
- **清瘦**:描绘了作者身体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年岁渐长而略显清瘦。**诗成癖**:表示作者对诗歌创作有特别的嗜好和沉迷,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粗豪**:形容作者的性情豪放不羁。**酒放狂**:可能指的是在饮酒时释放出一种狂放不羁的情绪或行为,体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放纵和激情。
3. **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
- **尤委命**:意味着即使到了老年,作者仍然愿意顺从命运的安排,表现出一种豁达和从容的态度。**安处即为乡**:表示不论身处何地,只要能安心居住,那里就是他的故乡,体现了对生活安逸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4. **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 **或拟**:可能是在考虑或有意向。**庐山**:中国著名的山峰,象征着隐逸和超脱。**来春**:表示未来的某个春季。**结草堂**:意指建造一所草屋,这既可能是一种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也可能象征着作者在晚年希望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增长、生活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晚年生活的理想和期待。通过描绘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沉迷、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转变,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诗人及对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是其对自己生活状态、文学创作、人格性格以及理想追求的一次深刻自我剖析和表达。全诗语言朴素真挚,情感丰富,展现了一个在官场与文坛都享有声望的文人学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 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
首句"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白居易以自己的年龄和鬓发的白发作为开头,既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又暗示了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反思。半鬓苍苍,不仅描绘了白发的形象,也象征了时光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感。
### 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
"清瘦"形容诗人身体状态,"诗成癖"则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与执着,"粗豪酒放狂"则展现了他为人豪放、热爱饮酒的一面。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的多面性,既有深沉的思考与创作,也有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
### 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
"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生活和命运的深刻理解。"委命"即顺从命运,表现出诗人面对年岁增长,不再抗拒,而是坦然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安处即为乡"则是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安,便可视为自己的故乡,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家园的境界。
### 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庐山下,来年春天建造草堂,隐居山林。庐山作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隐逸生活的象征,这里反映了白居易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丰富多样的个人特质,如对诗歌的痴迷、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淡然接受、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等,而且也反映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文人情怀和超然境界,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