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lú fēng xià xīn bo shān jū , cǎo táng chū chéng , ǒu tí dōng bì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shāng xīn yī wèi biàn zhōng shēn shū mǔ nián gāo xīn fù pín |
伤心一尉便终身 叔母年高新妇贫 |
yī piàn lǜ shān xiāo bù dé yāo jīn tuō zǐ shì hé rén |
一片绿衫消不得 腰金拖紫是何人 |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香炉峰下新卜山居》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味,描绘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情冷暖的感慨。"一尉"在这里指基层官吏,地位不高,责任却重。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社会地位较低、地位不显要的情况下,人们依然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如年龄、家庭状况等因素而被社会忽视或压迫。"叔母年高新妇贫"可能是在隐喻,用叔母年高、新妇贫穷的例子来指代整个社会中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这句话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对于老年、贫困者的不关心。
2. **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这一句则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位、财富,而这种现象在当时尤为明显。"绿衫"可能是指低级官吏的服装,"消不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消除、清除之意,暗示这类不公平的现象难以改变。而"腰金拖紫"则是指地位高、权力大的官员,"金"和"紫"是古代高级官服的颜色和装饰,形象地描绘了权贵的形象。整句讽刺了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高位的权贵,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社会中阶层固化、贫富不均以及权力滥用的问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古诗词赏析: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虽标题上明确指出是作者在香炉峰下的山居草堂初成时的偶题,但诗中的内容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苦难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伤心一尉便终身”,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底层官员不幸命运的同情。"一尉"指的是基层官员,"便终身"则说明这种不幸的命运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平等。
接下来的“叔母年高新妇贫”,通过描绘一个家庭中长辈与年轻成员的年龄与经济状况对比,进一步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代际之间的经济压力。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困境,也是社会普遍现象的反映,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一片绿衫消不得”中的“绿衫”指的是低级官员的官服,通过“消不得”这一动态描绘,表达了对官服作为身份象征在社会中所带来压力的讽刺。诗人在此处可能寓指虽然穿着低级官服,但内心却承担着难以承受的社会期望与压力,生活却始终不得安宁或改善。
最后一句“腰金拖紫是何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腰缠金带、手持紫绶(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标志)却不知为何人的疑惑。这一句不仅是对特定社会群体的讽刺,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质疑,指出在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追求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道德与人性的考量。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的悲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底层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白居易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