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uáng shí yán xià zuò

黄石岩下作

作者:白居易 
yì xī fēng shū yǔ jūn yè     jīn luán diàn hòu yù míng tiān
忆昔封书与君夜   金銮殿后欲明天
jīn yè fēng shū zài hé chǔ     lú shān ān lǐ wǎn dēng qián
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庵里晚灯前
lóng niǎo jiàn yuán jù wèi sǐ     rén jiān xiāng jiàn shì hé nián
笼鸟槛猿俱未死   人间相见是何年

《黄石岩下作》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黄石岩下作》通过回忆与描绘过去与未来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感慨与思念。下面逐段解释其诗意:

### 一、"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这句话回忆了过去的某个夜晚,诗人与某人(君)共同封好书信,准备送达对方。金銮殿后,天色已经接近破晓,即夜将尽,天将明之际。这里用“金銮殿”暗示了皇宫的豪华与庄严,以及与君共事或交往的朝廷高官身份。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与君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 二、"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

这里转而思考当前的场景,诗人想象着自己正在封好信件,但是这次的位置已经不是金銮殿后,而是在庐山的一座庵里,周围只有晚灯相伴。这表明时间与地点的变迁,从皇宫到山中庵堂,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官场失意、退隐山林的转变。同时,晚灯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 三、"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这句话是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的表达。诗人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朋友,意在说明大家虽然遭遇困境,但都尚未死去。这里的困境可能指政治上的挫折,也可能是在山林中生活的艰辛。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人间相见是何年?”意指何时才能再次与朋友在世俗的生活中相会。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的无奈感慨,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渴望和对重逢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时空的转换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黄石岩下作》古诗词赏析:

《黄石岩下作》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一篇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深深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回忆与时间的对比**:诗的开篇提到“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通过回忆过去与君共处的美好夜晚,与当前独自在庐山庵里的孤独情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2. **处境与情感的交织**:“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当前的处境——孤身一人在庐山庵里的晚灯前封书寄情,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3. **生灵的哀鸣与希望**:“笼鸟槛猿俱未死”,此句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笼中的鸟、槛中的猿,暗示自己虽然被命运束缚,但并未死去。这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保有对自由的渴望和生命的希望。

4. **时间的无尽与相遇的未知**:“人间相见是何年”,这句话蕴含着对未来的深深期待与迷茫。诗人表达了对与故人再次相见的渴望,同时对未来的相遇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5. **全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诗以深情回忆、现实孤独、生命期待为主线,展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而复杂。

总的来说,《黄石岩下作》通过对比、比喻、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当前处境的孤独、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怀旧之作。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