ǒu rán èr shǒu
偶然二首
chàng wàng cí ēn sān yuè jǐn zǐ tóng huā luò niǎo guān guān |
怅望慈恩三月尽 紫桐花落鸟关关 |
chéng zhī qǔ shuǐ chūn xiāng yì qí nài cháng shā lǎo wèi hái |
诚知曲水春相忆 其奈长沙老未还 |
chì lǐng yuán shēng cuī bái shǒu huáng máo zhàng sè huàn zhū yán |
赤岭猿声催白首 黄茅瘴色换朱颜 |
shuí yán nán guó wú shuāng xuě jǐn zài chóu rén bìn fà jiān |
谁言南国无霜雪 尽在愁人鬓发间 |
《偶然二首》古诗词释义:
### 偶然二首
白居易的《偶然二首》是两首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慈恩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第一段: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诗人站在一处,眺望着慈恩寺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期盼。这里的“慈恩三月尽”指的是春末夏初的季节,而“紫桐花落”则象征着春天即将消逝,带来一丝淡淡的忧伤。鸟儿的啼鸣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它们的“关关”声似乎在诉说着春的离别。
**第二段: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诗人深知在曲水旁的慈恩寺中,美丽的春景总能勾起对往日时光的回忆。然而,岁月不饶人,诗人在长沙年老未归,无法亲自回到那充满青春记忆的地方,只能在心中回忆和怀念。这里的“诚知”和“其奈”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怀念。
**第三段: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赤岭是古代的地理名词,这里的“赤岭猿声”意指远离故乡、身处异地的诗人听到猿猴的哀鸣,这声音仿佛在催促着诗人的白发更显苍老。而“黄茅瘴色”则形容南方的湿热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使得原本红润的面容变得病态。这一段诗反映了诗人年华老去的现实和异乡生活的艰辛。
**第四段: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诗人用疑问的语气提出,谁说南方没有霜雪呢?实际上,这“霜雪”并非自然界的真实景象,而是指代人生的挫折与忧愁。这些愁绪让诗人的头发变成了白发,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苍老。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对慈恩寺的怀念、岁月的流逝、异地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偶然二首》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偶然二首》标题即已明确了这组诗的随笔性质,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复杂的人生境遇与内心世界,表现出诗人对命运、时间、距离和生命衰老的深刻感慨。
首句“怅望慈恩三月尽”,开篇即以“怅望”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特别是对慈恩寺三月时光的追忆,这是一种对逝去青春与美好记忆的深深眷恋。紧接着,“紫桐花落鸟关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意味,紫桐花的凋零与鸟儿的鸣叫形成了一种哀婉的氛围,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通过“诚知”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是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也是对自己年华老去、未能及时归返的无奈。这里,曲水与长沙分别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与现实处境,春日的相忆与现实的滞留形成对比,突出了时光流转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冲突。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以赤岭的猿声与黄茅地的瘴气,象征着人生的困顿与艰难,这两处景象既是外在环境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了岁月在人的身体与心灵上留下的痕迹。其中,“白首”与“朱颜”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时间对人容颜与精神状态的影响,寓含了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
最后一句“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是对全诗情感的集中表达。南国本是温暖之地,诗人却说“无霜雪”,这是一种反语,实际上,霜雪在愁人鬓发间,暗指岁月的流逝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不可逆转的痕迹。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象的另类解读,也是对生命衰老、时间无情的最直接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洞察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时间、命运的独特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