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īng lǐ shì liáng pí pá ( rén gè fù èr shí bā zì )

听李士良琵琶(人各赋二十八字)

作者:白居易 
dōng lín sì lǐ xī láng xià     shí piàn juān tí shù shǒu shī
东林寺里西廊下   石片镌题数首诗
yán jù guài lái hái xiào bié     kàn míng zhī shì lǎo tāng shī
言句怪来还校别   看名知是老汤师

《听李士良琵琶(人各赋二十八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听李士良琵琶》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作者在东林寺听李士良演奏琵琶的场景,并通过对寺庙中石片上镌刻诗歌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老僧汤师艺术与人生境界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

**东林寺里西廊下,**
"东林寺" 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现今的庐山东林寺。"西廊下" 指的是寺院的西边走廊,常是人们聚集听讲、冥想或欣赏艺术表演的地方。

**石片镌题数首诗,**
"石片" 指的是用石头削成的扁平片状物,古代常常用于题刻文字或诗歌。"镌题" 意为在石片上刻写文字,这里描绘了在东林寺的西廊下,有几首诗被刻在石片上。

**言句怪来还校别,**
"言句怪" 表示这些诗句的表达方式或内容独特、别致,让读者感到新奇。"还校别" 可理解为与一般常见诗句有所不同,独树一帜。

**看名知是老汤师。**
"看名" 意为通过查看石片上的题名来辨识作者或对象。"知是老汤师" 指的是通过阅读石片上的文字,得知这些诗句出自老僧汤师之手。汤师作为僧人,以老者的身份,其诗可能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感悟。

综合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东林寺听李士良琵琶演奏的场景,并偶遇石片上镌刻的汤师诗作,表达了对艺术之美和佛法智慧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僧汤师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人生见解的敬仰。

《听李士良琵琶(人各赋二十八字)》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听李士良琵琶》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一个特定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听琴画面,同时也隐含了对音乐家李士良技艺的赞赏和诗人对历史人物汤师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场景描绘与情绪营造
- **地点的设定**:“东林寺里西廊下”——东林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西廊则是安静、幽深的地方,这样的环境适合聆听音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 **物象的引入**:“石片镌题数首诗”——石片上刻有数首诗,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痕迹,增加了场景的文化韵味。
- **人物的描绘**:“言句怪来还校别,看名知是老汤师”——诗通过描述聆听者的反应,间接赞美了音乐家李士良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魅力,同时也透露出对诗中提到的“老汤师”的怀念,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诗歌主题与象征意义
- **音乐的魅力**:通过描述对音乐的沉醉与欣赏,强调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跨越语言、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触动人心,激发情感共鸣。
- **历史的追忆**:“老汤师”的提及,不仅与诗题中的“听李士良琵琶”相呼应,也暗示了对过去艺术成就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对艺术传承的感慨。

### 艺术特色与语言运用
- **简洁明快的表达**: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每一句都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意象,通过有限的字数传达出深刻的主题。
- **对比手法的运用**:“言句怪来还校别”与“看名知是老汤师”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前者突显了对音乐艺术的沉浸与思考,后者则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音乐与艺术家的诗篇,更是一次对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与个人情感的深情回望。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情感的巧妙传达以及语言的艺术运用,白居易成功地构建了一幅跨越时空、触及人心的画面。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