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sòng mèng sī gōng
夜送孟司功
jiàn shuō qú táng xiá xié xián yàn yù gēn |
见说瞿塘峡 斜衔滟滪根 |
nán yú xún niǎo lù xiǎn guò shàng lóng mén |
难于寻鸟路 险过上龙门 |
yáng jiǎo fēng tóu jí táo huā shuǐ sè hún |
羊角风头急 桃花水色浑 |
shān huí ruò áo zhuǎn zhōu rù shì jīng tūn |
山回若鳌转 舟入似鲸吞 |
àn hé chóu tiān duàn bō tiào kǒng dì fān |
岸合愁天断 波跳恐地翻 |
lián jūn jīng cǐ qù wèi gǎn zhǔ rén ēn |
怜君经此去 为感主人恩 |
《夜送孟司功》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夜送孟司功》是一首描绘夜色中送别友人的诗,通过对瞿塘峡自然景观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旅途艰险的担忧。下面逐段解释:
1.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 通过听说,瞿塘峡的险峻与气势已经展现出来。这里提到的“滟滪”是瞿塘峡中的一块巨大礁石,其名称与形状都为瞿塘峡增添了险峻的气息。
2.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 瞿塘峡的险峻程度甚至超过传说中的“鸟路”,鸟路是古代传说中难以通行的山路。同时,其险要程度也超过了龙门,龙门在古代被视为险关。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瞿塘峡的险恶。
3.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 “羊角风”指的是如同羊角形状的强烈风,这里形容风急且猛烈,为送别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而“桃花水”则暗示水位因春水泛滥而涨高,水色浑浊,也反映了旅途的不寻常。
4.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 山峦仿佛巨鳌在转动,而船只则仿佛被鲸鱼吞噬。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峡中水流的湍急和山峦的陡峭,让人感到置身其中的惊险与不可预测。
5.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 岸边似乎与天空相连,让人心生忧愁,仿佛天路即将断绝。波涛汹涌,仿佛随时可能将大地翻转。这些描写表达了送别时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深忧虑。
6.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 在送别友人经过这样艰险的旅途时,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感激友人在旅途中的相互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瞿塘峡的险峻景色,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安全的深切担忧,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的佳作。
《夜送孟司功》古诗词赏析:
《夜送孟司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瞿塘峡的壮丽景色和险恶环境为背景,通过描绘送别孟司功时的所见所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的首句“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瞿塘峡的险峻特征,传说中滟滪堆斜倚峡口,预示着峡谷的危险与不可预知。这种开头,便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瞿塘峡的险峻,即便是鸟也难以找到安全的路径,与传说中的龙门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一部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峡夏季暴雨后的景象,羊角风强劲而急促,水色因雨水的冲刷而浑浊。这种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不确定。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山峦回转如同巨鳌在水中翻滚,船只在峡谷中航行,仿佛被巨鲸吞没。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瞿塘峡的壮丽与险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景观的深刻理解。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描述了船行峡谷时所面临的极端危险。两岸山峰逼近,仿佛将天空切断;波浪起伏,似乎要将大地颠覆。这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增强了诗歌的紧张感。
最后,“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孟司功的深情关怀,同时也借对友人的关怀,表达对主人深厚情谊的感激。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从自然景观的描绘转向对人情的感慨。
综上所述,《夜送孟司功》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深厚友情与感慨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观察和细腻感受,也蕴含了对友情、感恩等情感的深刻思考,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