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 dá zhū shào nián
戏答诸少年
màn bǎ cān tóng qì nán shāo fú huǒ shā |
漫把参同契 难烧伏火砂 |
yǒu shí chéng bái shǒu wú chǔ wèn huáng yá |
有时成白首 无处问黄芽 |
huàn shì rú pào yǐng fú shēng dǐ yǎn huā |
幻世如泡影 浮生抵眼花 |
wéi jiāng lǜ pēi jiǔ qiě tì zǐ hé chē |
唯将绿醅酒 且替紫河车 |
《戏答诸少年》古诗词释义:
《戏答诸少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采用了对话的形式,通过与年轻诗人的戏谑问答,表达了对人生、道术、追求和幻象的深刻洞察与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有时成白首,无处问黄芽**:
这一句诗表达了对道术和修仙的讽刺。"参同契"是古代道教的重要典籍,被视为道家内丹修炼的秘典。"伏火砂"则是古代炼丹术中的一种说法,用来形容炼丹时将火控制到极低温度的特殊状态。"白首"和"黄芽"则分别指代年老和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人在这句话中暗示,寻求长生不老和修炼内丹的道术,往往困难重重,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有所成就,最终可能会如同年华老去,白发苍苍。因此,这种对生命的追求可能在无尽的追寻中徒劳无功。
2. **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
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对世事的洞察。"幻世如泡影"指的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如同水中泡影,稍纵即逝。"浮生抵眼花"则是说生命就像眨眼间看到的花朵,短暂而易逝,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两句话共同传达了对人生和世间现象的深刻反思,即一切皆是虚幻,生命转瞬即逝。
3. **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
"绿醅酒"是古代的一种美酒,常用于宴会或庆祝场合。"紫河车"则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道术和修炼相关,有时被象征为道家炼丹的载体,即人的精神和生命力的容器。"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和虚幻世界的无奈和释然。"绿醅酒"象征着一种对当下快乐的享受和对生命的珍惜,而"紫河车"则象征了对长生不老或永恒的追求。诗人的意思是,既然生命如泡沫、如眼花,充满虚幻,那么不妨珍惜眼前的快乐,用美酒来暂时替代对永恒的追求,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与年轻诗人的戏谑问答,以深邃的哲思和幽默的口吻,探讨了对生命、道术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既表达了对虚幻世界的洞察,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和对当前快乐的追求。
《戏答诸少年》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戏答诸少年》是一首风格独特、富含哲理的诗。诗中,作者以轻松诙谐的口吻,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深奥问题,同时表达了对少年时代探索与追求的热情的反思与领悟。
"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开篇即以道家的修炼之道入题,"参同契"是道家的经典,意味着作者在尝试探寻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难烧伏火砂"暗示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有时成白首,无处问黄芽",这里使用了道家修炼中的术语,"白首"象征年老,"黄芽"是炼丹术中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不老之药的概念。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中追求无尽、衰老不可避免的感慨,以及对于寻找永恒生命之谜的艰难与无果。
"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世事的虚幻和人生的短暂,用“泡影”和“眼花”这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世间种种现象如梦幻泡影,短暂而易逝。
"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最后两句诗人用酒作比,来表达在人生的追求与探索中,或许用更加轻松、世俗的方式——饮酒,来暂时忘却世事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常,将“紫河车”这一炼丹术中的核心概念,用“酒”来替代,寓意着以世俗的快乐暂时替代对于追求永恒生命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追求与放弃、世俗与超脱的辩证理解。在轻松的语调下,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