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tán chán shī ( mèng zhōng zuò )
赠昙禅师(梦中作)
wǒ bào qī yún zhì jūn huái jì shì cái |
我抱栖云志 君怀济世才 |
cháng yín fǎn zhāo yǐn nà dé rù shān lái |
常吟反招隐 那得入山来 |
《赠昙禅师(梦中作)》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赠昙禅师(梦中作)》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
**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
诗人开篇即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栖云志”,意味着向往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与云相伴,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同时,他也对禅师表达出由衷的敬意,赞扬禅师拥有“济世才”,即有才华和能力帮助世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常吟反招隐,那得入山来**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经常吟诵《招隐》这首诗。《招隐》是中国古代的一首名诗,通常用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鼓励人们远离尘世的纷扰,投身自然之中,追求心灵的宁静。通过“常吟反招隐”,诗人表达了虽然内心渴望隐居,但现实中却难以如愿。这反映出他既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束缚,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禅师之间的对话,既展现了个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还蕴含着对社会责任和人生的反省,体现了诗人既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又关注现实世界的态度。
《赠昙禅师(梦中作)》古诗词赏析:
《赠昙禅师(梦中作)》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赠别诗,通过对与昙禅师之间的友情与相互理解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关怀和对出世与入世两种生活态度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的对比**:“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诗人以自己“栖云”的隐逸之心与昙禅师“济世”的伟大志向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栖云”比喻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而“济世”则指为了众生福祉而付出的宏愿。这种对比既展示了诗人与昙禅师截然不同的生活理想,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和尊重。
2. **共同的兴趣与追求**:“常吟反招隐,那得入山来”,诗人提到两人常以吟诵《招隐》诗为乐,而《招隐》诗多描述归隐山林的乐趣。通过“那得入山来”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昙禅师选择入山遁世生活的敬佩与理解。这一句还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生活道路不同,但彼此心灵相通,分享相同的兴趣爱好。
3. **情感的深入**:整首诗的情感细腻而深沉,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昙禅师个人选择的尊重与理解,还透露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梦境的形式来表达,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层次,使得整首诗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4. **哲思与情感的融合**:白居易在诗中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还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探讨了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和谐,以及友情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融合了情感抒发与哲学思考的写作手法,使得《赠昙禅师(梦中作)》成为了一首既有个人情感寄托,又富含深刻哲理的优秀诗作。
综上所述,《赠昙禅师(梦中作)》通过对比、情感深入与哲思的融合,展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好友生活选择的理解与尊重,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