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ā yuè shí wǔ rì yè pén tíng wàng yuè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作者:白居易 
xún yáng shǎo yǒu fēng qíng kè     zhāo sù hú tíng jǐn què huí
浔阳少有风情客   招宿湖亭尽却回
shuǐ kǎn xū liáng fēng yuè hǎo     yè shēn shuí gòng ā lián lái
水槛虚凉风月好   夜深谁共阿怜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是一首描写诗人独自在湖亭赏月的诗。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浔阳少有风情客,招宿湖亭尽却回,":这句话描绘的是浔阳(现在的九江)这个地方在八月十五夜晚,极少有游客愿意住宿湖边的亭子,可能是因为夜晚的湖边较为荒凉或者不太适合住宿。这句话为后面的孤独氛围做了铺垫。

2."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在这句诗中,“水槛”指的是湖边的栏杆或者平台。这里描述的是湖边的环境十分凉爽,风和月都很美丽。然而,诗人在夜晚时分,面对如此宜人的景色,却没有人共赏,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阿怜"可能是一个女子的名字,或泛指陪伴的人,但在这句诗中并未出现对应的解释,因此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伴侣或他渴望有人共享这美好时刻。

综上所述,整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孤独的诗人独自在湖边赏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对美好陪伴的渴望。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场景,构建了一幅中秋夜赏月的静谧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

首先,"浔阳少有风情客,招宿湖亭尽却回"这句话既点出了地点——浔阳(即今天的九江),也暗示了诗人当时可能处于一种社会地位不高或心情不佳的状态,因为“风情客”在这里更多地指的是喜欢寻欢作乐的人,而“尽却回”则显示了邀请的人未能如愿相聚。这种微妙的对比,为后续的描述铺垫了情感基调。

接着,“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则将诗境推向了高潮。在这中秋之夜,诗人独自站在湖亭的水边,欣赏着清凉的风和美好的月色,内心充满了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然而,夜深人静之时,谁与诗人共享这美景呢?“阿怜来”或许代表的是心中的某个思念之人,可能是远方的亲人,或者是曾经共度美好时光的友人。这种问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陪伴的渴望,也增加了诗歌的诗意,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浔阳”这一特定地域,以及“风情客”的对比,再到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念,构建了一幅中秋之夜的静美与孤独的画卷。白居易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他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追求。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