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dào zhōng zhōu zèng lǐ liù ( yī zuò lǐ dài fū )
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
qú táng tiān xià xiǎn yè shàng xìn nán zāi |
瞿唐天下险 夜上信难哉 |
àn shì shuāng píng hé tiān rú pǐ bó kāi |
岸似双屏合 天如匹帛开 |
nì fēng jīng làng qǐ bá z B àn chuán lái |
逆风惊浪起 拔zB暗船来 |
yù shí chóu duō shǎo gāo yú yàn yù duī |
欲识愁多少 高于滟滪堆 |
《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通过描绘初到忠州时的夜航经历,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
### 逐段解释:
**第一句:“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这里的“瞿唐”指的是瞿唐峡,位于长江三峡的最上游,以地势险要闻名。诗人说,瞿唐峡是天下最险要的地方,夜晚航行更是困难重重。这句诗从地理环境的险恶开始,为整首诗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氛围。
**第二句:“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双屏合”形容两岸的山崖像两扇屏风一样相对合拢,展现了瞿唐峡两岸峭壁林立的壮丽景色。“匹帛开”则比喻天空像一块展开的布匹,展现了夜晚星空的辽阔与宁静。这两句用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宁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第三句:“逆风惊浪起,拔zB暗船来。”**
“逆风”说明诗人夜晚航行时正面对着逆风,使得航行更加艰难。“惊浪起”形容风浪突然变得汹涌,增加了航行的危险性。“拔zB暗船来”可能是指在夜色中,其他船只也被逆风和浪涛所迫,艰难前行,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李六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第四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滟滪堆”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上的一个著名险滩,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绪与滟滪堆相比,暗示愁绪之深,难以计量。这里的“高于”不仅仅是物理高度的比较,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远远超过外界的险滩所象征的挑战,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瞿唐峡的险峻与夜晚航行的艰难,寓言诗人的生活困境与情感挣扎,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初到忠州赠李六》是他在初到忠州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他初到此地的所见所感,同时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环境的内心感受。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 1. 题材与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被贬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之时。忠州地处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湿热,给初到此地的白居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诗中所描述的瞿塘峡的险峻,以及夜晚行船的困难,都是忠州自然环境的写照。
### 2. 语言与结构
诗的首联“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直接点明了瞿塘峡的险要,并表达了夜晚行船的艰难。中间两联“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zB暗船来”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瞿塘峡两岸陡峭如屏的山峰,天空如一匹展开的白布,以及夜晚行船时遇到的逆风、惊浪和看不见的暗流,这些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3. 感情表达
尾联“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将诗人的内心感受推向高潮。这里的“滟滪堆”是瞿塘峡中一块巨大的礁石,常用来象征困难或障碍。通过比较,诗人表达了他初到忠州的愁绪之深,远超出了滟滪堆的高度,形象地表现了其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 4. 结语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面对逆境时的复杂心情。诗中的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有力,情感真挚而深刻。整首诗在展示忠州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