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yīng táo huā , yīn zhāo yǐn kè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hú má bǐng yàng xué jīng dū miàn cuì yóu xiāng xīn chū lú |
胡麻饼样学京都 面脆油香新出炉 |
jì yǔ jī chán yáng dà shǐ cháng kàn dé shì fǔ xīng wú |
寄与饥馋杨大使 尝看得似辅兴无 |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感樱桃花,因招饮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中提及的“胡麻饼样学京都”及“面脆油香新出炉”描述了一种类似京都风味的胡麻饼,诗人形容饼面酥脆、油香四溢,刚从炉中取出的新鲜美食。
“寄与饥馋杨大使”则是说,诗人将这种美味的胡麻饼寄给了杨大使,希望杨大使能品尝到并体验到这份美食的美味。这里的“杨大使”可能是白居易的朋友或知交。
“尝看得似辅兴无”则是诗句的寓意所在。诗人通过这句话想表达的是,他希望杨大使能品尝到这种饼,并且希望这些美食足以让杨大使感到满足和幸福,就像古代传说中辅兴饼那样。辅兴饼是古代中国一种传说中的美食,据说它能让人感到极大的满足和幸福,这里的“无”实际上是对这种满足和幸福的强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美食和表达对朋友的深情,体现了白居易诗中常常出现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感樱桃花,因招饮客》展现出的是一种对美食和友情的深挚情感。从诗题上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涉及美食,还包含了一种对自然美景(樱桃花)的赞美,并以美食(胡麻饼)为媒介,邀请友人共享美食和美景的体验。
首句“胡麻饼样学京都”,直白地点出主题,用京都的胡麻饼作为美食的象征,强调了这种饼的京都风味,表明这种饼的制作工艺和风味都深受京都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胡麻饼”这一具体事物,诗人巧妙地将美食的口感、外观与京都的饮食文化相联系,增强了诗句的意境和吸引力。
接下来,“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描绘了饼刚出炉时的诱人景象。这里运用了“面脆”、“油香”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饼的外在质感和香气,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诱人的香味,感受到饼的诱人之处。诗人将这种美食视为一种对友人的邀请,通过寄送美味的胡麻饼给友人杨大使,表达出对他的一种深厚情谊和热情邀请。
最后,“尝看得似辅兴无”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辅兴是历史上的一位美食家,以能品尝出各种美食的微妙差异而著称。这里通过将友人的品尝能力与辅兴相比,暗示了胡麻饼的美味独特,足以让品尝者如辅兴一般,能体验到食物的精妙之处。这种引用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也让对美食的赞美达到了一种极致。
整首诗以美食为引子,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邀请和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美食的描写,也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对细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