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jùn zhōng lì zhī shī shí bā yùn , jiān jì wàn zhōu yáng bā shǐ jūn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作者:白居易 
shē tián sè mǐ bù gēng chú     hàn dì huāng yuán shǎo cài shū
畬田涩米不耕锄   旱地荒园少菜蔬
xiǎng niàn tǔ fēng jīn ruò cǐ     liào kàn shēng jì hé hé rú
想念土风今若此   料看生计合何如
yī fèng pī lèi huáng sī juàn     fàn xià xīng xián bái xiǎo yú
衣缝纰颣黄丝绢   饭下腥咸白小鱼
bǎo nuǎn jī hán hé zú dào     cǐ shēn cháng duǎn shì kōng xū
饱暖饥寒何足道   此身长短是空虚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对万州(即今四川省万州)荔枝和当地百姓生活的感慨之作。全诗通过具体的描述,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特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畬田涩米不耕锄, 旱地荒园少菜蔬**:这里的“畬田”指的是新开垦的田地。诗句描述了这样的田地不适宜耕种,产出不多,无法使用;“旱地荒园”则指由于干旱,导致原本的菜园变得荒芜,食物来源减少。这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困难的现状。

2. **想念土风今若此, 料看生计合何如**: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俗民情的感慨,认为当前的自然和生活条件如此艰难,推测百姓的生计如何维持。这里流露出对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切和同情。

3. **衣缝纰颣黄丝绢, 饭下腥咸白小鱼**:这两句描绘了百姓的衣着和饮食。穿的是缝补过的黄色丝绢衣服,吃的是腥咸的白小鱼。这种简朴甚至有些粗陋的生活条件,形象地展现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艰辛。

4. **饱暖饥寒何足道, 此身长短是空虚**: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淡然态度。在饱暖与饥饿、寒冷与温暖之间,作者认为这些物质条件的得失并不重要,生活的意义在于内心的精神满足。这里的“此身长短是空虚”,意味着生命长短、物质拥有都不足以成为生活真正的价值,强调了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和思考。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画卷,既反映了作者对当地贫瘠土地和民众困苦生活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与环境描写

首句“畬田涩米不耕锄,旱地荒园少菜蔬”描绘了一幅农田荒芜、作物稀少的景象。畬田指经过多次开垦的田地,但由于干旱等原因,即使不进行耕锄,依然颗粒无收;旱地则因缺水,即使是荒废的菜园也少有收成。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艰难,也暗示了当地人民生活可能的困苦。

### 情感与思考

“想念土风今若此,料看生计合何如”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对未来生活状态的疑虑。这里的“土风”不仅指自然环境,更蕴含了社会风气、文化习俗等多重意义。作者通过直接表达对现状的担忧,展现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 生活细节与人生哲理

接下来的诗句“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则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了民众生活的艰苦。衣缝处的黄丝绢修补痕迹象征着生活的拮据,饭食中“腥咸白小鱼”则可能暗示了食物的单一和简陋。这些细节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民众生活的实际困难。

“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这两句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作者似乎在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物质生活的匮乏面前,对“饱暖”的追求变得微不足道,生命的长短也仿佛显得虚无。这种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显示了诗人超越表面困境、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 总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某一地区的生活状况,更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白居易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社会的苦难,也展现了个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