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é wàn zhōu yáng shǐ jūn sì jué jù 。 jiāng biān cǎo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江边草

作者:白居易 
jìng dù xiāng chuán wèi mì luó     bù néng zhǐ è yì wú tā
竞渡相传为汨罗   不能止遏意无他
zì jīng fàng zhú lái qiáo cuì     néng xiào líng jūn sǐ jǐ duō
自经放逐来憔悴   能校灵均死几多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江边草》古诗词释义:

《江边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下面是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 首句:竞渡相传为汨罗

这句诗引用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相传起源于对楚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汨罗江是屈原投江的地方,赛龙舟则是为了驱散江中的恶灵,保护屈原的魂灵不受打扰。

### 次句:不能止遏意无他

“不能止遏”意味着无法阻止或抑制某种行为或趋势。这里指的是虽然赛龙舟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真正的原因可能有其他动机,诗人对此表示出一种深思与怀疑的态度。

### 三句:自经放逐来憔悴

“自经”指的是屈原自投汨罗江这一悲剧行为。这句诗描述了屈原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被放逐,最终选择自杀的悲惨命运。这里,“憔悴”形容了屈原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痛苦与哀伤。

### 四句:能校灵均死几多

“灵均”是对屈原的尊称,意为“明智而正直的人”。这句诗表达的是对屈原死亡的深重哀思,同时也对屈原的影响力进行思考。诗人想询问或暗示,在屈原自尽之后,与他相比,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以如此悲惨的方式离开人世。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赛龙舟的传统与屈原自尽的悲剧,探讨了历史与传统的深刻内涵,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世间苦难的同情。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江边草》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中的“江边草”一诗,通过对端午节竞渡活动的描述,引出对屈原《离骚》的感慨,从而体现了诗人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先,“竞渡相传为汨罗”,开篇直接点明了端午节竞渡活动的起源与意义,即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通过投江以明志,他的精神与行为激励了无数后人。这里,作者借用“竞渡”这一传统活动,隐喻着人们对屈原精神的传承与纪念。

接着,“不能止遏意无他”,这一句表现了人们对屈原记忆的深切和持续的敬仰之情,即便时代变迁,人们依然无法忘记屈原的伟大贡献与精神。这里,“意无他”表达了对屈原逝世后遗留下来的深沉情感和意义的推崇,没有其他更为具体或直接的意图或目的。

“自经放逐来憔悴”,这一句直抒胸臆,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情感直接表现出来。这里“憔悴”不仅指屈原在被放逐后的身体状态,更是指他的心力交瘁,精神的压抑与痛苦。这一描述,不仅反映了屈原个人的悲惨遭遇,也象征了个体在社会或政治压力下,可能面临的孤立与挣扎。

最后,“能校灵均死几多”,这一句是对历史人物与个人命运的深思。通过对“灵均”(屈原的别称)之死的比较与反思,作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自屈原以来,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样,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为理想和信念而斗争?这不仅是对屈原逝世影响的深入探讨,也是对后世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如何坚守自我与理想的一种追问。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竞渡活动的反思,以及对屈原个人命运和精神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一种对历史、文化、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理想、信念坚守的呼吁与赞美。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