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xíng jiǎn wàng jùn nán shān
和行简望郡南山
qiū shùn wǎn yīng wú yàn sè hé yīn zāi zhòng zài rén jiā |
秋蕣晚英无艳色 何因栽种在人家 |
shǐ jūn zì bié luó fū miàn zhēng jiě huí tóu ài bái huā |
使君自别罗敷面 争解回头爱白花 |
《和行简望郡南山》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和行简望郡南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的审美趣味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 **蕣**,指的是一种花,秋蕣在这里指晚秋的花朵。**无艳色**意味着这些花没有鲜艳的色彩。**何因**在这里引出疑问,为什么这些晚秋无艳色的花朵会被栽种在人家的花园里?这句诗在提出对于自然与审美的疑问,引出后面的探讨。
2.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 **使君**是古代对官吏的尊称,这里指当时的官员。**罗敷**是古代乐府诗中的人物,以美貌著称。这句诗采用比喻的手法,将官员和罗敷的美貌相对比,通过“使君自别罗敷面”隐喻官员在面对美色时的选择。**争解回头爱白花**则用“白花”比喻不那么显眼或不那么鲜艳的自然美。这句诗意在探讨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往往偏向于外表华丽的事物,而忽略了内在的、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美。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作者对于审美观念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中被忽视的美的感慨。它反映出白居易对于美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认可,强调了不应只被表面的、易见的美所吸引,而应有更深入、更全面的审美视角。
《和行简望郡南山》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和行简望郡南山》以秋日的菊花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首句“秋蕣晚英无艳色”,以秋日的菊花作为形象的描绘,菊花在深秋时节绽放,其颜色虽不如春夏之花绚烂,但却有一种耐寒独立的美。这里不仅描绘了菊花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于“晚英”(晚开之花)不因时光流逝而失去其独特的魅力的赞美。
接下来的“何因栽种在人家”,则提出了一种疑问,为何菊花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而非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这不仅是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思考,也是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一种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洞察。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这里通过一个巧妙的比喻,将诗人与菊花的关系进行了类比。通过“使君”(官员)与“罗敷面”(美女)的比喻,将官员与美女之间的情感比较与菊花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行了巧妙的衔接。通过“爱白花”这一行为,白居易似乎在暗指官员应该像诗人一样,对生活中平凡而又美好的事物保持欣赏和喜爱的心态,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华丽与繁华。这既是对官员的劝诫,也是对人性中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普遍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也传达了对人性、人生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菊花这一意象,白居易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社会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展现了其诗风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