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lóu zuì
东楼醉
néng wén hǎo yǐn lǎo xiāo láng shēn shì fú yún bìn shì shuāng |
能文好饮老萧郎 身似浮云鬓似霜 |
shēng jì pāo lái shī shì yè jiā yuán wàng què jiǔ wèi xiāng |
生计抛来诗是业 家园忘却酒为乡 |
jiāng cóng bā xiá chū chéng zì yuán guò wū yáng shǐ duàn cháng |
江从巴峡初成字 猿过巫阳始断肠 |
bù zuì qián zhōng zhēng qù dé mó wéi shān yuè zhèng cāng cāng |
不醉黔中争去得 磨围山月正苍苍 |
《东楼醉》古诗词释义:
这首《东楼醉》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名叫萧郎的老诗人形象,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艺术追求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以下是对诗中每句话的逐段解释:
1. **能文好饮老萧郎, 身似浮云鬓似霜**。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老萧郎的形象。"能文好饮"展现了他热爱文学创作和饮酒的生活情趣;"老萧郎"则点明了他的年龄,"身似浮云鬓似霜"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萧郎的年老,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随性自在,如同云朵般飘忽不定,如同白发般苍老。
2. **生计抛来诗是业, 家园忘却酒为乡**。这里,诗人说萧郎将生计抛之脑后,将诗歌创作视为他的事业;同时,他忘记了家乡的所在,将饮酒视为家乡的象征。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衷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3. **江从巴峡初成字, 猿过巫阳始断肠**。这句话描绘了萧郎在巴峡江边创作诗歌的场景,江水潺潺,如同诗歌初见的字句;过路的猿猴仿佛也感受到诗中深情,使得萧郎的心肠开始感到悲伤。这里运用了环境的自然景观来渲染诗人的内心情感,增强诗意。
4. **不醉黔中争去得, 磨围山月正苍苍**。这句话表达了萧郎即使在黔中这个地方,也难以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即使是饮酒也无法彻底忘却;此刻,磨围山上的月色已经变得苍茫,暗示着夜晚的深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无法平静的思绪。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老萧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东楼醉》古诗词赏析:
《东楼醉》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首诗以豪放、洒脱的风格,描绘了一位名为“萧郎”的文人形象,以及其对文学、饮酒与自然的独特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解析**:“东楼醉”意味着诗人可能是在东楼饮酒后产生了灵感,或者是通过对东楼的描述,表达了诗人醉后的内心世界。标题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即通过饮酒抒发情感。
2. **人物形象**:“能文好饮老萧郎”描绘了萧郎作为一位既有文才又能饮酒的老文人形象。这个形象既有文人的清高气质,又不失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尤其是通过“老”字,体现了萧郎的年龄和经历,可能还暗示了他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3. **身世与生活**:“身似浮云鬓似霜”使用了比喻,将萧郎的人生比喻为浮云,飘忽不定,鬓发似霜,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沧桑。这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4. **生活选择**:“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表明萧郎将文学创作和饮酒视为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他放弃了物质上的追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诗歌的创作和享受生活的情趣之中。
5. **自然描写**:“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巴峡、巫阳等地名蕴含了丰富的自然风光,而“初成字”和“始断肠”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引发的内心情感的抒发。
6. **末尾抒情**:“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以黔中之地为例,表达了对地方风物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通过“磨围山月正苍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与之前的豪放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
整体而言,《东楼醉》通过萧郎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文学、饮酒和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岁月和故乡的复杂情感。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