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lóu zhāo kè yè yǐn
东楼招客夜饮
gāo tiān mò mò wù máng máng gè yǒu lái yóu zhì sǔn shāng |
高天默默物茫茫 各有来由致损伤 |
yīng wèi néng yán zhǎng jiǎn chì guī yuán nán sǐ jiǔ zhī chuáng |
鹦为能言长剪翅 龟缘难死久支床 |
mò xián lěng luò pāo xián dì yóu shèng yán zhēng wò zhàng xiāng |
莫嫌冷落抛闲地 犹胜炎蒸卧瘴乡 |
wài wù jìng guān shēn dǐ shì mán pái mén jǐ xì yāo zhāng |
外物竟关身底事 谩排门戟系腰章 |
《东楼招客夜饮》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东楼招客夜饮》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的诗。全诗可以分段解释如下:
**首句**:“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首句中,诗人描绘了高远的天空和广阔无垠的大地,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遵循其固有的法则而存在。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和谐,也难以避免事物因为自身的本性而受到伤害。这里的“损伤”不仅仅指物质上的损失,也包括了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以及社会伦理的束缚。
**次句**:“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支床,”
此句形象地比喻了两种看似奇特的现象:鹦鹉因为能够模仿人类语言而被人类频繁地剪去翅膀,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龟因为生命长久而不易死亡,成为了长寿的象征,但却因此被人们当作观赏或利用的对象,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这两种情况都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利用与过度干涉,导致了生命的不自由与束缚。
**第三句**:“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在这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某些人处境的同情。即便在看似冷落、被遗忘的地方,也总好过在充满热气和病菌、环境恶劣的地方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中处境、环境变迁的一种理解,即使在不被人重视的境地,也比处在充满困境与挑战的地方要好。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个体尊严的思考。
**尾句**:“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个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思考。外在的事物(门戟、腰章)虽彰显着权力与地位,但真正与个体生命紧密相连的,却是自身内心的感受与选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追求物质地位与权力的质疑,强调了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立与重要性,以及面对外在压力时保持内心平静和自我价值的坚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于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内心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哲学探讨。
《东楼招客夜饮》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东楼招客夜饮》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自然规律、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反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高天默默物茫茫**:开篇以“高天默默物茫茫”描绘出广阔无垠的世界景象,用“默默”和“茫茫”这两个词,营造出一种深远、空旷、难以言喻的意境。这样的描写,为后文的叙述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暗示了人类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
2. **各有来由致损伤**:这一句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每一个生命体或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这种存在往往伴随着伤害或损失。这里的“损伤”不仅仅指物理上的伤害,也可以是道德、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损伤,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3. **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支床**:这两句使用了鹦鹉和龟这两种动物的特性作为比喻。鹦鹉因为“能言”而被剪去翅膀,暗示了人类通过语言表达,可能会失去自由或陷入束缚;龟因为“难死”而“久支床”,寓意着某些人或事物因过于固执或难以改变,而陷入长时间的困境或不变状态。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类行为和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洞察,以及对个体自由与社会约束之间冲突的反思。
4.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在困境中寻求避难所的重要性。诗人在这里建议,即使在“冷落”和“闲地”中,也不如在“炎蒸卧瘴乡”(炎热、湿热的地方)中。这不仅是在劝导他人选择更有利于生存的环境,也是在暗示在精神或情感上寻求避难所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舒适环境的向往。
5.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探讨了外在事物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提出疑问“外物竟关身底事”,即外在的物质、环境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真的决定了个人的命运?随后的“谩排门戟系腰章”(徒然布置门戟、系上腰章,用以展示权力或地位,但这些都对个人命运的影响甚微),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物质世界中,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和追求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自主性与社会约束、个人精神追求与物质成功之间关系的深思。
总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探讨了个体在复杂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与内在自由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精神成长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