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chóu lǐ xiàng gōng jiàn shì jué jù ( shí chū wén guó sāng )

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时初闻国丧)

作者:白居易 
míng yuè xiá biān féng zhì shǐ     huáng máo àn shàng shì zhōng zhōu
明月峡边逢制使   黄茅岸上是忠州
dào chéng mò shuō zhōng zhōu è     wú yì xū jiào yáng bā chóu
到城莫说忠州恶   无益虚教杨八愁

《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时初闻国丧)》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是在初闻国家丧事的背景下创作的。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逝去之君的哀悼,同时也寓含了对政治人物的感慨和对当时社会情况的忧虑。以下是逐句解析:

1. **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 **明月峡**:古代有一条名为“明月峡”的山峡,这里可能象征着在国家丧事的背景下,政治人物间的相遇。
- **制使**:古代官职名,文中可能借指执政者或有权势的官员。
- **黄茅岸**:黄茅生长的河岸,暗示着贫瘠、艰苦的环境。
- **忠州**:在古代,忠州可能是一个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这里暗示了政治环境中的某种险恶或考验。

这两句描绘了在国家丧事的背景下,政治人物在艰苦环境中的相遇,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2. **到城莫说忠州恶**:
- **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国都或其他重要的城市,意指政治中心。
- **莫说忠州恶**:在政治中心不要谈论忠州(这里可能是比喻或象征)的恶劣条件,因为已经有人为此担忧。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环境的忧虑,认为即使在政治中心也不应忽视或夸大偏远地区(如忠州)的恶劣条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慌。

3. **无益虚教杨八愁**:
- **杨八**:可能是诗中提及的某位具体人物,作为泛指,代表了一个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这句表示,对杨八(或泛指的个体)说忠州的恶劣条件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增加他的忧虑和困扰。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国家大事面前对政治人物和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通过描绘政治人物的相遇、对偏远地区的担忧以及对个体情感的关照,展现了诗人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敏感洞察和人文关怀。

《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时初闻国丧)》古诗词赏析:

这首《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是他在初闻国丧时对友人李相公的应和之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明月峡和黄茅岸的景致,以及对忠州的描述,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哀思和对友人的慰藉之情。

首句“明月峡边逢制使”,点出了场景的壮丽与深远,明月峡的景色与高官出行的景象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寓含着对国家领袖的尊重。这里的“制使”可能是指李相公,也是对李相公身份的一种尊敬称呼。

次句“黄茅岸上是忠州”,将景色进一步具体化,黄茅岸的景象与忠州的地名相接,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意境,暗示着忠州作为诗人心中理想的美好之地。

第三句“到城莫说忠州恶”,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劝诫,可能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忠州可能因国丧而显得沉寂或悲痛,但诗人强调不要用负面的话语描述忠州,表达了对忠州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哀痛时期的和谐与理解。

末句“无益虚教杨八愁”,通过引用“杨八”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对国丧的哀思,同时也通过“无益”和“虚教”的词语,表达了对友人李相公的安慰之意,暗示着在哀伤的时刻,言语上的话语有时可能显得无力或徒增愁绪,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寓言中隐含着对国家、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在特殊时期对社会和谐的呼吁,展现了白居易诗作中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