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 guó zhōu yǐ sān táng jué jù jiàn jì , yīn yǐ běn yùn hé zhī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
sān bēi wéi é wàng jī kè bǎi nà tóu tuó rèn yùn sēng |
三杯嵬峨忘机客 百衲头陀任运僧 |
yòu yǒu fàng yōng bā jùn shǒu bù yíng yī shì gòng téng téng |
又有放慵巴郡守 不营一事共腾腾 |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是对钱虢州赠诗的一种回应,通过四段诗句来表达对友人所赠诗歌的感激之情,并借机展示了四位不同身份人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自由、淡泊和悠闲的向往与追求。
1. **三杯嵬峨忘机客**:这首诗的首句“三杯嵬峨忘机客”描绘了一个饮酒后的忘我之客。嵬峨,原意指山峰高耸,这里用来形容饮酒后的豪情壮志。忘机客,即指那些忘却世俗机巧、心灵自由的人。整句的意思是,钱虢州笔下的客人,通过三杯酒的醉意,忘却了世俗的机巧和纷扰,达到了心灵的自由状态。
2. **百衲头陀任运僧**:接下来的“百衲头陀任运僧”,描述的是一个穿着百衲衣,随缘而行的僧人形象。头陀是佛教修行者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简朴的生活和苦行来净化心灵。百衲衣,即是由许多补丁缝合而成的衣服,象征着修行者的简朴与无欲。整句通过“任运”二字,表达了僧人随缘而行、自在无拘的生活状态。
3. **又有放慵巴郡守**:第三句“又有放慵巴郡守”,则转向对另一身份的描述——“巴郡守”,即巴郡的行政长官。这里的“放慵”意为放任慵懒,但并非贬义,而是指这位官员以一种轻松、随性的方式管理政务。通过“巴郡守”的形象,展现了在官场中也能够保持内心的自由与轻松,不被繁琐事务所累。
4. **不营一事共腾腾**:最后一句“不营一事共腾腾”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四种不同身份人士共同的特点——都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淡泊,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功名利禄。腾腾,形容从容不迫、自在自得的样子。这句话意味着这些人不论是在酒桌之上的忘我之客,或是随缘而行的僧人,还是巴郡的守令,都在各自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过着一种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些不同人物的悠闲、淡泊与自在,表达了白居易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钱虢州寄来的三首绝句的回应,展现了他对生活态度和人物性格的赞赏与模仿。诗中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形象。
首先,“三杯嵬峨忘机客”描绘了一个饮酒至微醺,忘却心机的客人的形象。这里的“嵬峨”既指酒量大,又含有逍遥自在、不拘小节之意。诗人以“忘机客”形象,赞颂了面对生活时的豁达和洒脱,不为尘世的复杂所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其次,“百衲头陀任运僧”描绘了一个穿着百衲衣、随性自在的僧人的形象。头陀是佛教中修行者的一种方式,象征着苦行和简朴的生活。通过“任运”,诗人赞扬了僧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
再者,“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中,“放慵”指的是懒散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巴郡守”指巴郡的官员。这句话通过对比,赞颂了一位不拘泥于政务,追求闲适生活,与前两种人物形象一样,过着一种从容、随性的日子。这种生活状态与世俗的忙碌和压力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平和、生活简单才是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自由、简朴、平和生活的向往与赞赏。白居易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展现了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