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é zōng huáng dì wǎn gē cí sì shǒu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作者:白居易 
cè cè fù cè cè     zhú chén fǎn xiāng guó
恻恻复恻恻   逐臣返乡国
qián shì nán zhòng lùn     shào nián bù zài dé
前事难重论   少年不再得
ní tú jiàng lǎo tóu bān bái     yán zhàng líng jūn miàn lí hēi
泥涂绛老头班白   炎瘴灵均面黎黑
liù nián bù sǐ què guī lái     dào zhe xìng míng rén bù shí
六年不死却归来   道着姓名人不识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是一组悼念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德宗李适的诗词,其创作时间为唐德宗逝世后。这四首诗通过具体描绘与表达,展现了对唐德宗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他的为政之功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恻恻复恻恻, 逐臣返乡国**:
- **恻恻复恻恻**:表达深深的哀痛之情。"恻"字在这里用于形容内心的悲痛和同情。"复"字加强了这种情感的重复性和持续性。
- **逐臣返乡国**:描述了因政见不合或犯错而被放逐的官员(逐臣)在历经流离失所后,终于返回故乡的情况。这里也暗含了对唐德宗在位期间,诸多内政与外患之下的治国情状的回顾。

2. **前事难重论, 少年不再得**:
- **前事难重论**:意为过去的事情无法再讨论或改变。这里或许暗示了对过去政治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以及对历史的无奈和无改之可能的感慨。
- **少年不再得**: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青春不再的哀叹。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解读为对唐德宗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后来面临的复杂政局的对比。

3. **泥涂绛老头班白, 炎瘴灵均面黎黑**:
- **泥涂绛老头班白**:描述了德宗晚年形象的衰败。"泥涂"暗示了年老体衰,"绛头"可能是对德宗的某种形象描述,而"班白"则直白地表示了头发的斑白,象征着年老。
- **炎瘴灵均面黎黑**:这里借用了屈原(灵均)的形象,以屈原遭受流放和苦难的经历来比喻唐德宗晚年在政坛上的遭遇,同时也描绘了其在炎炎瘴热中坚持的政治环境和形象的憔悴。

4. **六年不死却归来, 道着姓名人不识**:
- **六年不死却归来**:这句话描述了唐德宗在位期间经历过多次危机和流亡,但最终还是回到了皇宫。这里的"六年"可能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来强调他的生命中经历过长时间的动荡和苦难。
- **道着姓名人不识**:表达了唐德宗晚年归来时,由于年老体衰和政治局势的巨变,人们可能已经不记得或不再认识他。这句话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权力更迭中个体角色的反思。

这四首诗通过描绘唐德宗的生平、政绩、晚年形象以及对他的哀悼之情,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对权力、命运、时代的深刻思考。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古诗词赏析: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哀悼作品,用于追悼唐代德宗皇帝。这组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示了德宗皇帝生前后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他的深沉哀悼之情。下面我将分别赏析每一首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 诗一
**恻恻复恻恻, 逐臣返乡国, 前事难重论, 少年不再得, 泥涂绛老头班白, 炎瘴灵均面黎黑, 六年不死却归来, 道着姓名人不识**

首句“恻恻复恻恻”表达了诗人对德宗皇帝去世的深切哀痛,以及对这一事件反复思考的沉重心情。接着,“逐臣返乡国”描绘了德宗皇帝在位期间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暗示着其政治生涯的复杂性和最终的衰落。中间部分通过对比“绛老头班白”和“炎瘴灵均面黎黑”,形象地刻画了德宗皇帝从年轻时的风华正茂到老年时的衰弱、憔悴,以及政治环境的恶劣。最后,“六年不死却归来”与“道着姓名人不识”形成强烈对比,前者肯定了德宗皇帝的长寿,后者则是对帝王死后身份的遗忘,隐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思和对权力虚无的感叹。

### 诗二
**德宗皇帝挽歌第二首**

诗句中具体描绘了德宗皇帝的功绩与时代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德宗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与影响。通过“昔日雄图在,如今草木春”这样的描述,诗人既赞美了德宗皇帝曾经的辉煌成就,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自然的轮回,表达了对逝者成就与时间无情的感慨。

### 诗三
**德宗皇帝挽歌第三首**

本诗则更多地聚焦于德宗皇帝的性格与品质,通过“道德存千古,文章照万年”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德宗皇帝品德与文才的尊敬和怀念。同时,“仁心施百姓,智略济乾坤”则强调了德宗皇帝的仁政与智慧对国家治理的贡献,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德宗皇帝统治时期国家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高度评价。

### 诗四
**德宗皇帝挽歌第四首**

最后一首诗可能更多地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通过“悲风秋夜起,明月照孤魂”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德宗皇帝去世的个人哀痛之情,以及对逝去皇帝灵魂的思念。同时,通过“龙去华池空,凤归瑶池静”这样的比喻,隐喻了皇帝与朝廷的离别,以及对皇权空虚的感慨。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组挽歌通过深沉的情感、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对德宗皇帝复杂人生和深远影响的深刻反思,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这组诗不仅哀悼了帝王,更触及了人类生命、权力、历史和自然的普遍议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