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qiū rì dēng lè yóu yuán
立秋日登乐游园
yè sè shàng cāng cāng huái yīn jiā lù zhǎng |
夜色尚苍苍 槐阴夹路长 |
tīng zhōng chū cháng lè chuán gǔ dào xīn chāng |
听钟出长乐 传鼓到新昌 |
sù yǔ shā dī rùn qiū fēng huà zhú xiāng |
宿雨沙堤润 秋风桦烛香 |
mǎ jiāo qī dì ruǎn rén jiàn dé tiān liáng |
马骄欺地软 人健得天凉 |
dài lòu pái chāng hé tíng kē yōng jiàn zhāng |
待漏排阊阖 停珂拥建章 |
ěr suí huáng hé lǎo wú cì zǐ wēi láng |
尔随黄合老 吾次紫微郎 |
bìng rù lián chēng jí qí qū duì zhé fāng |
并入连称籍 齐趋对折方 |
dòu bān huā jiē è chuò lì yàn fēn háng |
斗班花接萼 绰立雁分行 |
jìn zhí chéng wèi měi wēi cái qǐ hé dāng |
近职诚为美 微才岂合当 |
lún yán nán xià bǐ jiàn zhǐ yì yíng xiāng |
纶言难下笔 谏纸易盈箱 |
lǎo qù hé jiǎo xìng shí lái bù liào liàng |
老去何侥幸 时来不料量 |
wéi qiú shā shēn dì xiāng shì dá ēn guāng |
唯求杀身地 相誓答恩光 |
《立秋日登乐游园》古诗词释义:
《立秋日登乐游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歌,内容描绘了他在立秋时节登上乐游园的情景和感受,以及对当时官场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夜色尚苍苍,槐阴夹路长**:夜色还未完全消散,槐树的浓阴覆盖着道路,使得道路显得更加悠长。这里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色。
2. **听钟出长乐,传鼓到新昌**:远处传来了钟声,从长乐宫传出,紧接着是鼓声,传递到了新昌。这里通过声音的传递,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转换。
3. **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前一夜的雨水使得沙堤更加湿润,秋风拂过,桦烛(可能是秋风中的桦树叶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句体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4. **马骄欺地软,人健得天凉**:骏马在松软的地面上显得更加威风,人的身体在秋风中更加健朗。这里通过马和人的状态,表现出秋日的凉爽和生机。
5. **待漏排阊阖,停珂拥建章**:官员们在等待上朝的时间,在阊阖门(宫城正门)外排队,马车停靠在建章宫(汉代宫名)附近。描绘了早朝前的官场景象。
6. **尔随黄合老,吾次紫微郎**:尔跟随年老的黄门官,我则是紫微宫的侍郎。这里借用了宫廷官职的称谓,反映出不同官职之间的身份差异。
7. **并入连称籍,齐趋对折方**:一同进入了官吏的记录册,按照官职的等级依次排列,展现出官场的等级制度。
8. **斗班花接萼,绰立雁分行**:在排班时,官职排列如同花瓣与花萼交相辉映,个人如雁一般分列成行,象征了官场的有序和纪律。
9. **近职诚为美,微才岂合当**:近臣职位确实美好,但像我这样的微小才学,实在不适合这样的高位。表达了对自己官职的谦虚和对自身能力的反思。
10. **纶言难下笔,谏纸易盈箱**:圣旨难以下笔撰写,建议的纸张很快就装满箱子。暗示了作为臣子在表达意见和执行圣命时的困难和压力。
11. **老去何侥幸,时来不料量**:年纪大了还能得到这样的机会,真是侥幸;时机到来时,我并不曾料到。表达了对获得官职的意外之喜和对机遇的珍惜。
12. **唯求杀身地,相誓答恩光**:只愿为国捐躯,用生命报答君恩。表达了一种为国效力、不惜牺牲的忠诚与决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官场生活,以及对官职、机遇和忠诚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当时社会和自我角色的深刻体悟。
《立秋日登乐游园》古诗词赏析:
《立秋日登乐游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立秋时节登高望远、欣赏园中美景的描绘,以及自身官职与地位的感慨,表达了一位中年官员对生命的思考、对官场现实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君主恩典的感恩。
首联“夜色尚苍苍,槐阴夹路长”描绘了夜晚乐游园的宁静景色,苍苍夜色与槐树浓荫交织,营造了一种幽静与深邃的氛围。颔联“听钟出长乐,传鼓到新昌”则展现了古代官府的秩序与庄严,钟声与鼓声在寂静的夜色中传递,凸显了时间的流转与官制的森严。颈联“宿雨沙堤润,秋风桦烛香”通过宿雨的痕迹、秋风中的桦烛香气,勾勒出一幅秋天特有的清新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尾联“近职诚为美,微才岂合当”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与才能的反思,虽然身处高官之位,但自知能力平平,内心充满自谦与自省。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君主恩典的深切感恩,以及对生命中不期而至好运的感慨,展现出一个中年官员对人生哲理的独到领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