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shān sēng ( shí nián wǔ shí )

寄山僧(时年五十)

作者:白居易 
yīn qín jiāng jùn shǒu     chàng wàng yē yuán láng
殷勤江郡守   怅望掖垣郎
cán jiàn xīn qióng shén     sī guī jiù cǎo táng
惭见新琼什   思归旧草堂
shì suí xīn wèi dé     míng yǔ dào xiāng fáng
事随心未得   名与道相妨
ruò bù xiū guān qù     rén jiān dào lǎo máng
若不休官去   人间到老忙

《寄山僧(时年五十)》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寄山僧》,写于他五十岁时,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反省与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对每句进行逐段解释:

1. **殷勤江郡守,怅望掖垣郎**:
- **殷勤江郡守**:指的是白居易在江郡(地名,可能为当时某个地方)任职的友人。"殷勤"意味着友人对白居易的关心与照顾。
- **怅望掖垣郎**:"掖垣"是中国古代宫殿中靠边的楼宇,这里比喻朝廷的高官。"怅望"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友人身居高位的羡慕与向往,但也透露出对自身官场生活的不满与无奈。

2. **惭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
- **惭见新琼什**:"新琼什"指的是友人新作的诗歌,"惭见"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友人创作才华的敬佩,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不自信或是对于官场事务的疲倦。
- **思归旧草堂**:"旧草堂"可能是白居易理想中的隐居之地,表达他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回归。

3. **事随心未得,名与道相妨**:
- **事随心未得**:意思是尽管事情是按照白居易的意愿进行的,但并没有达到他内心真正想要的结果或状态。
- **名与道相妨**:"名"指的是在社会中的名声与地位,"道"则是指道德、精神追求。这句话表达了白居易对于追求名声与地位与自己的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 **若不休官去,人间到老忙**:
- **若不休官去**:如果不停止为官,不离开官场。
- **人间到老忙**: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他不离开官场,将会在忙碌中度过余生,表达了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由与精神追求的追求。诗人借寄赠山僧,表达了对于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寄山僧(时年五十)》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寄山僧》是他五十年人生中的感慨之作,反映出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表达友情与期待**:“殷勤江郡守,怅望掖垣郎”。诗人以“殷勤”二字来形容江郡守的关切与友好,同时通过“怅望”表现了对掖垣(中央官署)官员的仰望与渴望,隐含了对官场的向往与无奈。

2. **情感转折与对比**:“惭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诗人通过对比“新琼什”(新作的诗歌)与“旧草堂”(诗人曾经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于新作的不自在感和对于过去生活简单宁静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转折凸显了作者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与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内心挣扎与选择**:“事随心未得,名与道相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与追求并未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名声与道(即道德、信仰)之间存在着某种冲突。这种冲突暗示了他对当前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

4. **结尾的决断与呼吁**:“若不休官去,人间到老忙”。诗人在这首诗的结尾表达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如果不能选择去官归隐,那么即便是活到老,他也会觉得人间的生活太过忙碌。这种决断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寄山僧》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内心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唐朝末年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活态度的普遍思考。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