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wèn
自问
wén chāng liè sù zhēng hái rì luò pǔ xíng yún fàng sàn shí |
文昌列宿征还日 洛浦行云放散时 |
yuān lù shàng tiān huā zhú shuǐ wú yīn zài huì bái jiā chí |
鹓鹭上天花逐水 无因再会白家池 |
《自问》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问》,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和感慨的诗篇。逐句解析如下:
1. **文昌列宿征还日, 洛浦行云放散时**
- 这两句诗以天文学和地理学的象征来表达诗人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回顾和感慨。
-"文昌列宿":在古代中国,"文昌"是与文运、学问、道德有关的星宿。"文昌列宿征还日"可能象征着诗人过去在学问、道德或文运上有所成就,达到了高峰,如今似乎有回归或结束的征兆。
-"洛浦行云":洛浦,即洛水之滨,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生活过的地方或与之相关的美好时光。"行云放散时"可能意味着这些美好时光已过去,如云散去,不再重现。
2. **鹓鹭上天花逐水, 无因再会白家池**
-"鹓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比喻杰出的人才或文人。"上天花逐水"象征着这些杰出人士和美好时光的消失,如同花朵随水流逝,无法回头。
-"无因再会白家池":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聚会或情境。"无因再会"表达的是无法再回到过去美好时光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天文学和地理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无法重来的遗憾和感慨。诗人用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哲学思考,同时流露出对过去成就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自问》古诗词赏析:
《自问》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不可追回的感慨。诗的标题“自问”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思与追问。
在诗的第一句“文昌列宿征还日”,白居易提到了“文昌列宿”,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文昌星是主管文运、功名的星宿。这里用“文昌列宿征还日”来比喻被朝廷征召或晋升的日子,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荣耀时光的回忆。用“征还日”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过去辉煌时刻的结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洛浦行云放散时”则是用洛浦(洛水之滨)和行云来描绘过去生活中的闲适与美好。洛水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丽与宁静,而行云则自由飘逸,这里用来比喻往昔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那种轻松愉悦生活的怀念。
“鹓鹭上天花逐水”则进一步营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鹓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贵、祥瑞的鸟,此处比喻高官显贵;而“天花逐水”则描绘了一幅花瓣随水漂流的美丽画面,象征着过去那些令人向往的美好场景。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典雅、悠然的氛围,蕴含着诗人对过去岁月中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惋惜。
最后,“无因再会白家池”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白家池可能是诗人记忆中的某个特定场所,象征着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诗人的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过去美好时光、与那些曾经与之共度时光的人再难相见的哀愁与无奈。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自问》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不可追回的感慨。诗中的每句话都饱含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