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cí bì yù sháo yào chū kāi yīn yǒng xiǎo xiè hóng yào dāng jiē fān shī … ǒu chéng shí liù yùn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偶成十六韵
huàn tú kān xiào bù shèng bēi zuó rì róng huá jīn rì shuāi |
宦途堪笑不胜悲 昨日荣华今日衰 |
zhuǎn shì qiū péng wú dìng chù cháng yú chūn mèng jǐ duō shí |
转似秋蓬无定处 长于春梦几多时 |
bàn tóu bái fà cán xiāo xiāng mǎn miàn hóng chén wèn yuǎn shī |
半头白发惭萧相 满面红尘问远师 |
yīng shì shì jiān yuán wèi jǐn yù pāo guān qù shàng chí yí |
应是世间缘未尽 欲抛官去尚迟疑 |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偶成十六韵》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和世事变迁的复杂情感和深思。让我们逐句解释:
1. **宦途堪笑不胜悲**:在官场的道路上,让我笑不出来,只感到了深深的悲伤。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2. **昨日荣华今日衰**:昨日的荣耀与辉煌,今天却已衰败。这是对过去辉煌、现在落寞的对比,揭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3. **转似秋蓬无定处**:如同秋日的蓬草,随风飘散,没有固定的归宿。这象征了人生的漂泊不定,无法找到一个稳定落脚点。
4. **长于春梦几多时**:生命就像春日的短暂梦境,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这里以梦境比喻人生,强调生命短暂且易逝。
5. **半头白发惭萧相**:头发已经斑白,对着萧何相国的画像感到羞愧。萧何是汉朝著名的宰相,这里的“惭”可能暗含对自己官场生涯中某些作为的反思和自我审视。
6. **满面红尘问远师**:面对世间的尘嚣,向远方的智者寻求指导。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智慧和指引的心境。
7. **应是世间缘未尽**:应该还有一份因缘未完成,所以我还难以完全抛下官场。这表明作者虽有脱离官场的愿望,但可能还有一些未能完成的使命或责任。
8. **欲抛官去尚迟疑**:想要离开官场,却又犹豫不决。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既有对自由的向往,又对现实的留恋和责任的考虑。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我定位的思考。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偶成十六韵》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用深沉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仕途、时光、命运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对比**:“宦途堪笑不胜悲, 昨日荣华今日衰” 开篇就呈现了强烈的对比。作者用“宦途堪笑”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悲哀,即便是曾经荣耀无比,如今却已衰败。这种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
2. **自然界的比喻**:“转似秋蓬无定处, 长于春梦几多时” 作者通过秋蓬和春梦这两个自然界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和短暂无常。秋蓬随风飘荡,没有固定的归宿,春梦则美好而短暂,暗示了人生中的辉煌和幸福往往短暂易逝。
3. **个人命运的自省**:“半头白发惭萧相, 满面红尘问远师” 揭示了作者对自己年龄和经历的自省,半头白发的哀叹和面对红尘世界的疑惑,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萧相通常指萧何,是汉初著名的宰相,此处可能借指理想的自我形象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4. **对生活意义的探求**:“应是世间缘未尽, 欲抛官去尚迟疑” 作者在最后表达了对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认为自己与世间的缘分还未了尽,想要抛开官场去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却因某种原因而犹豫不决。这种挣扎体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自省,深刻描绘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白居易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命题,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