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huā sì zhǔ jiā xiǎo ní ( guō dài gōng ài jī xuē shì yòu cháng wèi ní xiǎo míng xiān rén zi )
龙花寺主家小尼(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
chuò yuē xiǎo tiān xiān shēng lái shí liù nián |
绰约小天仙 生来十六年 |
gū shān bàn fēng xuě yáo shuǐ yī zhī lián |
姑山半峰雪 瑶水一枝莲 |
wǎn yuàn huā liú lì chūn chuāng yuè bàn mián |
晚院花留立 春窗月伴眠 |
huí móu suī yù yǔ ā mǔ zài bàng biān |
回眸虽欲语 阿母在傍边 |
《龙花寺主家小尼(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意境丰富,通过对一个小尼姑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清幽静谧、充满神秘和哀愁的画面。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每一句,以便理解其深意。
### 1. 绰约小天仙, 生来十六年,
“绰约”一词形容人物姿态美丽、仪态优雅,这里用来描述小尼姑,仿佛她天生就拥有非凡的气质和美丽。小尼姑年仅十六岁,就已经拥有了一种超越常人的美丽,如同仙界的仙女。
### 2. 姑山半峰雪, 瑶水一枝莲,
“姑山”和“瑶水”都是用来描绘美好景致的象征,这里是用以比喻小尼姑的容貌和气质。山峰上的积雪象征着她的纯洁与脱俗,瑶池中的一枝莲花则代表她的高雅和清纯。
### 3. 晚院花留立, 春窗月伴眠,
“晚院花留立”描绘了小尼姑独自站在花园里赏花的画面,虽然花园中的花朵美丽,但她却选择了沉默和静观,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春窗月伴眠”则表现了夜晚,小尼姑在窗边入睡,月光相伴,再次强调了她的孤独与宁静。
### 4. 回眸虽欲语, 阿母在傍边,
最后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点。小尼姑回眸欲语,眼神中流露出渴望与外界交流的情感,但她最终未能开口,因为她的母亲就在身边。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小尼姑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也暗示了她与外界的某种隔阂,可能是由于她出家的身分和对宗教生活的承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小尼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超凡脱俗的美丽、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与外界隔阂的现状,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和亲情的深刻思考。
《龙花寺主家小尼(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仙人子"的小尼姑,这位小尼姑不仅外貌宛如天仙,而且性格、举止也充满仙气,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韵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绰约小天仙**:此句直接点明了小尼姑的美丽,用“小天仙”来形容,既突出其美貌,也体现了其气质的不凡,仿佛是天空中的一朵云彩,清雅脱俗。
2. **生来十六年**:这样的开篇简洁明了,告诉读者小尼姑的年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描述打下了基础,暗示着尽管年岁不大,但她已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3. **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这两句用自然界的美景来比喻小尼姑的美丽。姑山的半山腰上积雪如云,瑶水中的莲花静立,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也借以表达小尼姑的清丽脱俗、纯洁无瑕。同时,这样的比喻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4. **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这两句描述了小尼姑的生活场景,晚院的花儿仿佛特意为她停留,春夜的明月陪伴她入眠。这样的描绘充满了诗情画意,不仅展现了小尼姑生活的宁静美好,也透露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5. **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最后两句展现了小尼姑的温柔与对母亲的依恋。回眸的一瞬,她似乎想要说话,却又被母亲的身影所阻。这一细节不仅增进了人物的情感层次,也透露出小尼姑性格中既温婉又稍显羞涩的一面,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和细腻。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纯洁、温婉的小尼姑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细腻情感的捕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