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gǎn
重感
yì zuó zhēng hái rì sān rén guī lù tóng |
忆昨征还日 三人归路同 |
cǐ shēng dōu shì mèng qián shì xuán chéng kōng |
此生都是梦 前事旋成空 |
biāo zhí quán mái yù yú píng zhú guò fēng |
杓直泉埋玉 虞平烛过风 |
wéi cán lè tiān zài tóu bái xiàng jiāng dōng |
唯残乐天在 头白向江东 |
《重感》古诗词释义:
《重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对自己过去经历的一次深情回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思。
首句“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回忆起过去的某个日子,我们三个人在同一条路上返回,那时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这里提到的“征还日”,指的可能是从官场或其他环境中返回的日子,暗示着这段回忆与过去的工作生活或某种特定的人生阶段相关。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白居易感叹,这人生的每一刻都像梦一样虚幻,过去的种种事情在时间的流转中变得空无,无法追回。这里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暗示了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反思。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接下来,诗人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表达对逝去友情的怀念。“杓直泉埋玉”和“虞平烛过风”分别指代两位友人的离去,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如同玉石和蜡烛一样,虽然曾经璀璨夺目,但最终都归于沉寂或消逝。这里用了“埋玉”和“过风”这样的字眼,增加了画面感,让人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失去朋友的悲伤和对时间无情的无奈。
“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最后,诗人强调自己是唯一还活着的那个人,头发已经斑白,独自一人向江东的故乡走去。这一句既是对自己年老孤独现状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最终归宿的一种接受和面对。江东,通常代表家乡或归宿,这里的“头白向江东”,既有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和安心。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追思,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情感丰富,耐人寻味。
《重感》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重感》是对往事的深情回顾,充满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标题“重感”意味着在重读或重思过去某段经历时产生的强烈情感共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诗人回忆起过去某个征归的时刻,三人一同踏上了回家的路。这句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三人并肩而行,共同经历了旅途的艰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经历。
2.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接着,诗人感慨人生如梦,过去的种种经历仿佛都已成为空中楼阁,不复存在。这是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过去无法挽回的哀伤和对现实的无奈。
3.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此两句中,“杓直泉”和“虞平烛”是历史上的两位知名人物,诗人通过对他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引用,隐晦地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事更迭的感慨。埋玉、烛过风则象征着这些人物及其所代表的事迹逐渐被遗忘,如同古泉和旧烛,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
4. **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这句诗聚焦在诗人自己身上,表示只有他自己还活着,头发已经斑白,向着江东行去。这里不仅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也似乎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的某种命运,增添了诗的哀愁和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对逝去时光的哀叹,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历史典故与个人经历交织,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层次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