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è pō lǚ wàng

夜泊旅望

作者:白居易 
quán shí shàng yī yī     lín shū sēng yì xī
泉石尚依依   林疏僧亦稀
hé nián cí shuǐ gé     jīn yè sù yún fēi
何年辞水阁   今夜宿云扉
mán xiàn zhǎng yáng fù     xū pāo bì lì yī
谩献长杨赋   虚抛薜荔衣
bù néng chéng yī shì     yíng de bái tóu guī
不能成一事   赢得白头归

《夜泊旅望》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夜泊旅望》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幽远。我们分段逐句解读其意思:

1. **泉石尚依依, 林疏僧亦稀** - 泉水和山石还在远方静静地依恋着旅人,树木稀疏,僧人的身影也显得格外稀少。这里通过“依依”和“稀”营造了一种旅途中孤独、宁静的氛围。

2. **何年辞水阁, 今夜宿云扉** - 那是哪一年离开的水边阁楼,而今夜却在云雾缭绕的门扉下歇息。这一句通过时空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下处境的感慨。

3. **谩献长杨赋, 虚抛薜荔衣** - 满怀激情地写下了《长杨赋》,却只是徒然地将薜荔衣丢弃,毫无用处。这里使用了典故,将自己与《长杨赋》的作者司马相如相比,暗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未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作为,如同薜荔衣被白白浪费。

4. **不能成一事, 赢得白头归** - 一事无成的我,只换回了满头白发的归途。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即使努力了一生,却未能实现理想,最终只落得一身白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过往的追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夜泊旅望》古诗词赏析:

《夜泊旅望》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旅途中所作的一首诗,生动地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漂泊不定的孤独感与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全诗情感细腻,富有哲理,通过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思绪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泉石尚依依, 林疏僧亦稀**: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夜泊之地的环境,泉水、岩石与稀疏的树林环绕,给人一种静谧、空旷的感觉。"依依"二字,既有水石相依的和谐,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林疏与僧稀相呼应,不仅说明了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人迹罕至的旅途中,诗人独自一人的寂寞与反省。

2. **何年辞水阁, 今夜宿云扉**: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漂泊状态。"辞水阁"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或停留的地方,而"今夜宿云扉"则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宿营地。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一过去,一现在,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3. **谩献长杨赋, 虚抛薜荔衣**:"谩"和"虚"二字表达了对过往行为的讽刺与自我审视。"长杨赋"是汉代辞赋家杨雄所作,后成为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比喻。"薜荔衣"可能指衣服或象征着生活的衣裳,"虚抛"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可能认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或实现理想。

4. **不能成一事, 赢得白头归**: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不能成一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努力而未能取得显著成就的感慨,"赢得白头归"则是对最终以白头之身回到故乡的无奈和悲凉。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的自我怀疑、无力感与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综上所述,《夜泊旅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位旅人对自我、命运、时间的深刻反思和无尽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深沉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面对的漂泊、孤独与自我探索的主题。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