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suì rì duì jiǔ yín qián hú zhōu suǒ jì shī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gé sù shū zhāo kè píng míng yǐn nuǎn hán |
隔宿书招客 平明饮暖寒 |
qū shén yín rì hé jiǔ shèng mǎo shí huān |
麹神寅日合 酒圣卯时欢 |
cù xī cái fēi bái tuó yán yǐ wò dān |
促膝才飞白 酡颜已渥丹 |
bì chóu zǎn mǐ wǎn hóng xiù fú tóu pán |
碧筹攒米碗 红袖拂骰盘 |
zuì hòu gē yóu yì kuáng lái wǔ bù nán |
醉后歌尤异 狂来舞不难 |
pāo bēi yǔ tóng zuò mò zuò lǎo rén kàn |
抛杯语同坐 莫作老人看 |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以白居易的视角描述了一次新年早晨与友人饮酒庆祝的情景。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以下逐句解释:
1. **隔宿书招客** - 邀请客人在前一晚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聚会的期待和热情。
2. **平明饮暖寒** - “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饮暖寒”则是在清晨饮着温酒驱寒的场景。这里通过寒气初醒时饮温酒的情景,表现了初醒的活力和享受。
3. **麹神寅日合** - “麹神”指的是酿造酒的神灵,“寅日合”指的是正月初一,此时合欢庆贺。这句表达在新年第一天,通过祭拜酒神,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会酒香四溢、生活丰足。
4. **酒圣卯时欢** - “酒圣”是敬酒的圣人,这里的“卯时欢”指的是在早晨的第二时辰(约为早上五点到七点)饮酒欢庆,表达了新年之初的喜庆气氛。
5. **促膝才飞白** - “促膝”是形容人与人之间距离很近,彼此亲密。这里形容饮酒至深夜,朋友们围坐一起,聊天至尽兴,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6. **酡颜已渥丹** - “酡颜”指酒后脸泛红晕的样子,这里形容饮酒后面色红润,仿佛染上了丹色,表达了饮酒后的喜悦和满足。
7. **碧筹攒米碗** - “碧筹”指的是酒席上的筹箸,而“米碗”可能是指盛放食物的小碗,这句话描绘了桌上摆满食物,筹箸围绕着的小碗充满活力的场景。
8. **红袖拂骰盘** - “红袖”指的是女子的衣袖,这里指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在骰盘前轻拂,可能是在进行骰子游戏,增添了宴会的娱乐性。
9. **醉后歌尤异** - 在醉酒后,歌喉特别不同寻常,可能因为酒后壮胆,歌声更加悦耳或富有感染力。
10. **狂来舞不难** - 当情绪激昂,来了一阵狂热,舞动起来便显得轻松自在,体现了在饮酒后的欢愉状态中,人的行为更加放纵自由。
11. **抛杯语同坐,莫作老人看** - 借助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尽管饮酒至深,但希望友人不要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而是尽情享受当下的乐趣和青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新年聚会中朋友间的亲密无间、欢歌笑语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古诗词赏析: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小年时节,与友人共聚对酒,吟诵钱湖州所赠诗的一篇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在节日中欢聚一堂、饮酒赋诗的场景,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酒宴中的情感变化和氛围的变迁,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诗意。
### 题解与背景
在古代,饮酒赋诗是文人聚会中常见的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友谊,也是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诗题“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中的“小岁日”指的是农历小年,是一个介于岁末和新春之间的日子,古人常在此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钱湖州所寄的诗,作为宴会的引子,为整个聚会增添了一份期待和惊喜。
### 文学特色
1. **细节描绘**:白居易在诗中详细描绘了聚会的场景和过程,从“隔宿书招客”开始,直至“碧筹攒米碗,红袖拂骰盘”,展现了从邀请朋友、准备酒宴到宴席上的活动和氛围的变化。这些细节不仅让人感受到聚会的热烈气氛,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能力。
2. **情感层次**:诗中不仅有聚会的热闹场面,还有“醉后歌尤异,狂来舞不难”的激情时刻,以及“抛杯语同坐,莫作老人看”的亲密和深意,通过这些情感层次的变化,展现了聚会从开始到结束的情感起伏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 **诗意与哲理**:白居易在诗中融入了酒文化、友谊、时光等主题,通过“麹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等诗句,既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 结语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聚会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传递,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美学价值和人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