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líng yǐn sì hóng xīn yí huā , xì chóu guāng shàng rén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gū shān sì běi jiǎ tíng xī shuǐ miàn chū píng yún jiǎo dī |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
jǐ chù zǎo yīng zhēng nuǎn shù shuí jiā xīn yàn zhuó chūn ní |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luàn huā jiàn yù mí rén yǎn qiǎn cǎo cái néng méi mǎ tí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zuì ài hú dōng xíng bù zú lǜ yáng yīn lǐ bái shā dī |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一首题咏,名为《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通过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意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亭西":描述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在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边。
-"水面初平云脚低":说明湖面刚刚平复,低垂的云彩贴着湖面,描绘出湖面平静、云雾缭绕的景象。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春天来临,几只早起的黄莺在争抢向阳的树枝。
-"谁家新燕啄春泥":新归的燕子正在啄取春日泥土,准备筑巢。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是燕子的活动,增加了诗的动态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繁花似锦,色彩斑斓,渐渐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浅草才能没马蹄":浅浅的草地上,马蹄能够轻易陷入其中,形象地描述了草的稀疏与绿意。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诗人最喜欢在湖东边漫步,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绿杨阴里白沙堤":绿树浓荫覆盖的湖边,白色的小径延伸着。这个画面充满宁静和美感,是诗人喜爱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喜爱之情。诗人以灵隐寺的红辛夷花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对春天的热爱。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题为《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实际上是一首描绘西湖春日美景的诗,而非直接关于红辛夷花。诗中借西湖春景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灵隐寺红辛夷花”或许只是一个引子,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 诗的赏析:
1.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描述了诗人在孤山寺北、贾亭西的地点所见到的景象。水面刚刚平齐,天边的云朵像是贴着水面,这种景象既营造了初春时节的宁静,又预示了湖面的清澈与广阔。
2.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早起的黄莺争抢着在温暖的枝头歌唱,新来的燕子正在啄泥筑巢。这两句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动态美,也寓意了生命复苏和新生的力量。
3.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通过“乱花”和“浅草”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与草长莺飞的景象。花朵竞相开放,令人眼花缭乱,浅浅的草地上,马蹄轻轻走过,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春天的自然和谐。
4.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表达了诗人对湖东美景的喜爱之情,难以自拔。绿柳依依的堤岸,白沙覆盖,是诗人最喜爱的行走之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热爱和沉醉。
整体上,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白居易以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情笔触,不仅呈现了春日的自然之美,也触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