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lǐ xiào shū chèn hán shí guī yì xīng shān jū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

作者:白居易 
pī yī wèi guān zhì     chén qǐ rù qián lín
披衣未冠栉   晨起入前林
sù lù cán huā qì     cháo guāng xīn yè yīn
宿露残花气   朝光新叶阴
bàng sōng rén jì shǎo     gé zhú niǎo shēng shēn
傍松人迹少   隔竹鸟声深
xián yǐ xiǎo qiáo lì     qīng tóu shí yī yín
闲倚小桥立   倾头时一吟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主要描写了作者送别友人李校书在寒食节返归义兴山居的情景,以及对义兴山居自然美景的赞叹。以下逐句解释诗意:

1. **披衣未冠栉, 晨起入前林** - 描述了友人李校书在寒食节的清晨,尚未穿戴整齐(未冠栉),便早早地进入了山林之中。这句通过友人的简单动作,渲染出一种闲适、静谧的氛围。

2. **宿露残花气, 朝光新叶阴** - 描述了山林中的景象。前句提到夜晚的露珠与凋零的花朵留下了湿润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后句则描绘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新长的树叶,带来了清新与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美丽。

3. **傍松人迹少, 隔竹鸟声深** - 这句着重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与和谐。围绕着松树,人迹罕至,鸟鸣声在竹林中显得格外清晰。通过“人迹少”与“鸟声深”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山林的幽静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4. **闲倚小桥立, 倾头时一吟** - 最后两句描绘了友人在小桥上闲立的情景。友人倚靠在小桥上,偶尔抬头吟诵诗句。这种行为展现了友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深厚。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友人归家途中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淡淡忧伤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友人李校书返回山居所作,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春日早晨图景,融合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场景设定**:诗的开头“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描绘了友人李校书清早起床,不拘小节,带着一股清新自然之气,步入森林的情景。这既体现了李校书的生活态度,也预示了接下来诗中将出现的宁静自然的氛围。

2. **自然描绘**:接下来的“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描绘了早晨露水未干、花残露香,以及新叶在朝阳的照耀下形成阴凉的场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还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3. **孤独与深度**:诗中的“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表现了环境的寂静与自然的深度。松树旁人迹罕至,鸟鸣在竹林中回响,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射,反映了他对于宁静和深邃的追求。

4. **情感表达**:“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是全诗情感表达的高潮,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别时的不舍与思念。倚靠小桥,抬头吟诵,既有离别的淡淡忧伤,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回忆的留恋。这里的动作和细节刻画,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哀愁。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形成了一幅既宁静又充满情感的画面。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