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īng míng rì guān jì wǔ tīng kè shī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作者:白居易 
zǐ fáng rì zhào yān zhī chāi     sù yàn fēng chuī nì fěn kāi
紫房日照胭脂拆   素艳风吹腻粉开
guài dé dú ráo zhī fěn tài     mù lán céng zuò nǚ láng lái
怪得独饶脂粉态   木兰曾作女郎来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他在清明节这天观看舞妓表演和倾听宾客吟诗的景象,结合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舞妓的赞美。让我们逐段解释: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首句“紫房日照胭脂拆”描述的是春日清晨,阳光照射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仿佛给花朵涂上了胭脂,花蕾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这里的“紫房”指的是花房,象征花朵盛开前的状态,而“胭脂拆”则形象地描绘出花蕾即将绽放的情景。

接着“素艳风吹腻粉开”进一步描述花朵在春风的吹拂下,白色的花朵似乎被一层细腻的粉末(腻粉)装饰,展现出了美丽的姿态。这里“素艳”指的是白色的花朵,“腻粉开”则强调了花朵在春风中展现出的细腻与娇艳。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最后两句是对舞妓的赞美,这里将舞妓比喻为曾是女郎的木兰。第一句“怪得独饶脂粉态”表达的是舞妓的装扮和仪态独特出众,像是独占了脂粉的恩赐,赋予了她独特的美丽。这里将舞妓的妆容和气质与花朵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她独特的美。

最后一句“木兰曾作女郎来”是一个巧妙的比喻,通过将舞妓比作曾是女郎的木兰,暗示舞妓虽然身处歌舞之地,但她有着不凡的气质和风度,如同女郎一般优雅脱俗,表达了作者对她高雅艺术表现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过渡到对舞妓的独特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是一首描绘了清明时节,观看妓女舞蹈听诗人的诗歌后,引发感慨的七言绝句。通过这首诗,白居易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对舞蹈、诗歌的观察和感受,其中充满了对自然、人与艺术的思考。

首句“紫房日照胭脂拆”,描绘了紫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开放的景象,仿佛是春天的胭脂被阳光激活,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这里的“紫房”既指花房,也暗含了一种贵族或高雅的氛围,与之后的“艳”相呼应,勾勒出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

次句“素艳风吹腻粉开”,进一步描绘了花朵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花瓣上细腻的白粉似乎在微风中慢慢展开,展现出花朵的纯净与娇嫩。这句诗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通过“腻粉开”这一细节,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花瓣上细腻的触感和春天的温润。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怪得独饶脂粉态”,通过赞美舞者的脂粉妆容,表达了对妓女舞蹈的独特审美。这里的“脂粉态”不仅指的是妆容,更是一种艺术与情感的展现。通过这样的描述,白居易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自然现象与艺术表现相互关联,表达了对美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木兰曾作女郎来”,以“木兰”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形象,来比喻舞蹈者的身世或转变,暗示舞蹈者或许曾经有过不同的身份或经历,但如今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对舞蹈者技艺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可以超越表面现象,反映人性深层次情感和故事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自然景观、艺术表演以及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既富有诗意美,又蕴含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