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 yuè shí wǔ rì yè yuè
正月十五日夜月
yáo xiàn qīng yún lǐ xiáng luán zhèng yǐn chú |
遥羡青云里 祥鸾正引雏 |
zì lián cāng hǎi bàn lǎo bàng bù shēng zhū |
自怜沧海伴 老蚌不生珠 |
《正月十五日夜月》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正月十五日夜月》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与自我反思的意味,以下是对各段的逐段解释:
1. **遥羡青云里, 祥鸾正引雏**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天空中祥和之鸟(鸾)在云层中飞行并带领幼鸟的情景的想象或向往。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高贵的象征,这里借以表达对美好、和谐情境的欣赏和向往。
2. **自怜沧海伴, 老蚌不生珠**
这句转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自省与感慨。"沧海伴"象征着作者身处的大环境或社会环境,"老蚌"在这里可能比喻自己,而"不生珠"则是对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就更大成就或贡献的自我反省。"不生珠"一词采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暗示自己未能在社会上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或贡献,可能隐含着对自己才华未能充分展现的遗憾或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前两句通过浪漫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和谐情境的向往,而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己在特定环境或人生阶段未能取得更大成就的自省与感慨。这首诗在艺术上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正月十五日夜月》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正月十五日夜月》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感慨,通过对月光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生命、家庭和命运的思考。
首句“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用青云和祥鸾引雏的场景,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青云通常比喻高位、名望,而祥鸾引雏则寓意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指导,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这里以青云和祥鸾的形象,反衬出诗人自身境遇的不同。
接着“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两句,运用了古老的寓言故事和比喻,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命运的反思。老蚌不生珠,象征着一种生命的遗憾和不圆满,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沧海伴,可能是暗喻自己在广阔世界中孤寂、无助的状态,与之前对家庭和谐的描绘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白居易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