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qīng tóu tuó

题清头陀

作者:白居易 
pí kū yuán shòu fēng shuāng jiǔ     tiáo duǎn wèi yīng pān zhé pín
皮枯缘受风霜久   条短为应攀折频
dàn jiàn bàn shuāi dāng cǐ lù     bù zhī chū zhǒng shì hé rén
但见半衰当此路   不知初种是何人
xuě huā líng suì zhú nián jiǎn     yān yè xī shū suí fēn xīn
雪花零碎逐年减   烟叶稀疏随分新
mò dào lǎo zhū fāng yì shǎo     féng chūn yóu shèng bù féng chūn
莫道老株芳意少   逢春犹胜不逢春

《题清头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清头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一棵历经风霜、枝条稀疏的清头陀树的形象,并通过其与季节、年龄和时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之美的赞美。下面分段解释诗的每一句:

1.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树木的树皮因为长期遭受风霜的侵袭而变得枯萎,树枝因为频繁的攀折而变得短小。这描绘了树木所经历的艰难岁月和自然的摧残。

2.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在这条道路旁,只看到树木已经半衰,不知道它最初是谁种植的。这里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自然生长的神秘,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起源和变迁的思考。

3.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每年雪花零落地落在树上,逐年减少;而烟叶(可能是云雾之中的树叶)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稀疏,但同时也随季节更替而生长出新的叶子。这反映了自然界生命循环的规律,既有减退,也有新生。

4.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不要说这棵老树没有花香,每当春天来临时,它总比没有春天的时节要好。这句话是对老树生命力的赞颂,即使在岁月的洗礼下,它依然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生命力,表达出即使年老也要珍惜生命中每一次的生机与希望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棵经历风霜、枝条短小但依然充满生机的清头陀树,表达了作者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题清头陀》古诗词赏析:

《题清头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清头陀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自然规律、生命力量的深刻思考。

### 首联:“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首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清头陀的外观特征。枯皮和短条显示了它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霜打,经历了无数次的攀折。这里不仅描绘了清头陀的形态,也暗含了自然界的无情和生命的艰辛。

### 颔联:“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颔联进一步描述了清头陀的状态,指出它处于“半衰”的状态,暗示着生命的过程是充满变化和过渡的,充满了未知。同时,对“初种是何人”的疑问,引出了对生命起源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颈联:“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颈联通过雪花逐年减少和烟叶逐年更新,表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迭和生命之树的延续。雪花的减少意味着季节的更替,烟叶的稀疏和更新则象征着生命的新生和繁盛,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生命力的顽强。

### 尾联:“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尾联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作者通过“老株”的形象,表达了即使在老年或逆境中,生命中仍然蕴含着希望和活力。逢春则犹胜不逢春,强调了生命的美好和面对逆境时的积极态度。这不仅是对清头陀的赞美,也是对所有生命的赞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积极态度的倡导。

### 总结:

《题清头陀》以清头陀为载体,通过对其外观、生长状态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循环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传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